喜欢吃山芋粉圆子,却是从来没做过。
每次外面吃饭,总会点一份山芋粉圆子。褐色的小圆子一个个窝在竹制的蒸屉里,咬上一口,松松软软,冬笋的清甜、腊肉的咸香、香菇的鲜美均在舌尖绽放。每次吃了一个总还想吃第二个,只是一蒸屉圆子总共就那几个,总得给其他人留一点。
过年时,姐姐家也会做山芋粉圆子,只不过姐姐做的是炸肉圆。把肉末、香菇、豆腐等切碎了放在山芋粉里,加开水调粉,搓成圆子 炸至金黄。对于油炸的东西,一概不在家制作,对炸过东西后的油的处理实在让我纠结,用来做菜吧做出来的菜不清爽,倒了吧又可惜,感觉要遭天谴。
貌似,小时候妈妈是没有蒸过山芋粉圆子的。妈妈最多是调一碗粉,放几片腊肉和一把炒米蒸熟;要么在珠花(紫藤花)开时,新鲜的花朵、腊肉和山芋粉撞出一道别有风味的菜肴。外婆会用山芋粉挞成山芋片,姑父会用山芋粉晒成粉皮(我们叫苞芦松)油炸着吃。
我这个平时爱在厨房里捣鼓的人,自然也不会做自己心心念念的圆子。上个星期,朋友给了几斤山芋粉,要是都和往常一样勾芡、腌肉不知得吃到哪一年,决定要学做山芋粉圆子。
百度里面看到的是江北的圆子做法,炒完粉加水调和,弄成坨坨,然后放在红烧肉里,心想味道应该还可以,然而姐姐我只想做蒸的山芋粉圆子。抖音、小红书里都没刷到,周五去了楼上办公室,能豆小群群会,告诉了我步骤,今儿个就如法炮制。
肥瘦相间的腊肉切丁,没有腊肉五花肉也可以。冬笋、木耳、豆干切丁,原本香菇是绝配,儿子不喜欢吃,就改放木耳了。腊肉煸炒出香味儿,冬笋下锅先炒一会儿,然后其他材料下锅,加调料调味儿。不用担心炒不熟,待会儿还是要上蒸锅蒸的。

舀了一碗粉,放在锅里,小火翻炒。动作得轻一点,不然山芋粉可是会笑着逃出锅的。

炒制的各种丁儿,倒入炒好的山芋粉里,搅拌均匀。
刚刚烧开的热水,少量多次一点点加,切莫一次加多了,那可就没救了。以二十多年的厨房经验判断,调制出软硬适中的粉团,且看不出有白色的生粉。搓成圆球,入蒸锅蒸熟。
自己吃后,感觉可能粉炒的时间短了,没有饭店里的松软。儿子却是特别喜欢这种瓷实的Q弹,夸赞我是被教育耽误了的天才大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