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一、
(今天大西安很热闹,开启了全城马拉松比赛模式,而我呢,则选择了寂静来写书评)
记得以前闲来无事翻看抖音时,有一个讲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美国作家,1845年隐居瓦尔登湖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接近自然的生活。读者总以为他是在幽静之中写出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
其实不是的,这位美国作家在每次动笔写作时,总会在旁边放一把凳子,内心总渴望会来一个拜访的朋友。
可见大作家在创作时既向往幽静的环境,也惧怕内心的孤独。于是我好奇心去查他的资料,结果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也深深的爱上了他的作品《瓦尔登湖》。
这位美国作家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麻塞诸赛州的康科德镇,1833年到1837年在哈佛大学上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主,享受着事业编制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但现状让他不甘心,不愿意干一辈子重复的事情,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自己的偶像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支持下,他开始了所谓的超验主义实践,放弃诗歌而写随笔,随后他文采开始显现出来,在文学上打破偶像的记录已成家常便饭。
但他很固执,受了哈佛大学四年良好的教育,却抹杀大学对他的帮助,他不愿意感谢哈佛大学给他的益处,甚至看不起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学。但《瓦尔登湖》的问世,不但成就了他的美国非虚构作品作家的地位的同时,也狠狠的打了自己脸。因为从后来的所有文学成就来看,他实在得益于哈弗大学良好教育环境。《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二、
当他的大学同学选择先就业、后赚钱的平凡事业时,他又不安分了。他在自然界和文学上来回切换反思自己,难道要和他们一样一辈子平淡无奇的活下去吗?他要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留他孤独自由的决心,这很难得也很困难。
因为这需要付出极大代价,又害怕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但他是一个天生的倡异议者,他不肯为了狭窄的技艺或职业而放弃他在追求写作道路和行动上的大志,尽管他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困难。
他是一个极端的新教徒,可以说是一个生活枯燥乏味,脱离了人间趣味的人。他短暂的一生没有学习任何职业,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他从来不去教堂祷告,从来不参与选举,也拒绝向政府纳税,为此还被关过监狱,
不吃肉,不喝酒,也从来不吸烟,所以他被称为瓦尔登湖的自然科学家。
可以说他的生活哲学,就是《史记》记载李斯的名言: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三、
他身材不高,外貌很平常,与高富帅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很结实,浅色的皮肤,健壮的体格,严肃的蓝眼睛,专注的态度,在他晚年他脸上留着胡须,与他很相宜。
他是1845年来到瓦尔登湖,在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他决定研究天然,纯粹出于天性。
在每一个年龄段,他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固执和有趣,就像写《瓦尔登湖》一样,他一年的林中生活便结束了,第二年的情况与第一年没有太大差别,他也就没有详写,我产生了解谜一样的好奇。
难道他第二年的瓦尔登湖的生活就是复制粘贴第一年吗?非也,他只是一个观念偏执的人。
说起他,不得不与中国古代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作对比,陶渊明是厌恶官场,对于污浊世事的失望才选择了隐居湖畔。
让我想起黑塞(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笔下的树: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一些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物。这段很应景,正是说的“他”。
可惜天妒英才,他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世人对他的《瓦尔登湖》的高度评价,于1862年5月6日因肺病医治无效而去世,年仅44岁。
在那个时代人眼里,他就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只是狂热因超验主义而追求爱默笙一辈子的人,所以直到十九世纪之交他本人及其著作才得到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就像他自己在这本书解释为何两年之后离开瓦尔登湖:“我离开森林的理由,与我搬入深林的理由一样有说服力,我认为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生活方式可供选择,不必在这种生活上耗费太多时间。
《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却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某种生活方式所困,继而习以为常”。
对了,忘了说这个美国作家的名字叫索罗,全名叫亨利-戴维-梭罗。
四、
书名叫《瓦尔登湖》,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梭罗在书中有过描述:古时候当印第安人在山上举行某项仪式时,他们所在的小山升到了空中。其高度与瓦尔登湖陷入地下的深度,刚好一致。据说印第安人做了某件亵渎神灵的事情,但其实他们也不曾犯下这样的错误。接着,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山突然震动起来,竟然开始坍塌下沉。
最后只有一位名叫瓦尔登的妇人幸免于难,后来,人们便以她的名字为湖泊命名。
瓦尔登湖共有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这18篇散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四篇《阅读》,梭罗这样谈论阅读:阅读时也该有这样一种谨慎、内敛的心态。创作一本书所用的那门语言,你只会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语与书写文字有着本质的不同,前一种者用来听,后者则用来阅读。
在《阅读》这篇散文中,梭罗讨论了他对读书生活的看法,他认为“读的好书,就是说,在务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生活使人加深对现实的看法,但一本优秀书籍能使人得到进步。
因为这本书有你有真正的知识,告诉你的不是隐居深山的生活技能,而是如何识别并抓住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
这对于任何一个阅读过《瓦尔登湖》的读者来讲,就是一次伟大的生活实验,开过铅笔厂的梭罗,一辈子与砍树较上劲儿了,用借来斧子,跑到湖边,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开启了两年瓦尔登湖的“隐居”生活。
这本书久盛不衰的原因源自人们渴望“隐居”生活,但又不甘心放弃城市迷人的生活,所以生活被物质、爱、渴望理想和现实填满,所以都市人很困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常常分不清,或者顾不上。
隐居或能让人清醒,但大部分很少有机会这样做,《瓦尔登湖》可以给你我他一些答案,这本书里有这样的知识:如何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五、
作家徐迟写道对《瓦尔登湖》的感受:在繁忙的白天看,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
而到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就为之神往了。”
因为它能让一个人处于最能够清醒的看待生活的时刻。
《瓦尔登湖》在中国比美国更广泛的传读,因为它在中国被认为是一本传世经典。
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随身携带的四本书中就有一本是《瓦尔登湖》。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把《瓦尔登湖》和录取通知书放在一起,寄给了2016年大学新生的礼物。
在给新生的信中,邱勇解释说,《瓦尔登湖》在展示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
他希望新生们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
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并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在邱勇看来,《瓦尔登湖》既不是那种鸡汤式的麻醉剂,也不是鸡血般的兴奋剂,而是一本能够让人安静下来的书。
其实《瓦尔登湖》在结语中,更能让人了解人生简单生活的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
比如索罗写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与这个世界相比,沙皇帝国也变得渺小起来,成为被冰雪覆盖的小山丘。
然而有些人从不自尊自爱,却是只做一个爱国者,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出巨大的牺牲。《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六、
记得暑假在西安坐一个滴滴司机专车时,他的网名就叫瓦尔登胡。他和我聊起来关于《瓦尔登湖》这本书的故事。
在高中上学时看过一遍《瓦尔登湖》,只是没有过深的感慨,在大学毕业时又重看,由于阅历渐长,产生许多跟小时候完全不同的感慨,对之前的想法也无法完全认同。
他说这本书对他影响最大影响,应该是带给了他看世界一个新的角度。
他开始留意自然,在自然中找到了最纯粹美好的乐趣。
知乎上有问道有关怎么理解《瓦尔登湖》?有一个答案点赞最高评论道:“感谢索罗,在使我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一点上,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我感觉得到,虽然我们在努力,为了眼前的苟且,要弯腰低头,但我心里有一个湖,是梭罗给我的,为了自由,我需要物质,我做不到像梭罗一样,但是他的湖水一直在我心头荡漾。
我在一所乡村小学待了将近四年,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两倍,在这四年中我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和《月祭母亲文集》。尽管校园里有老师和学生,但人数少,和瓦尔登湖的安静可以对等。
在不忙碌的工作中,我思考人生,自己的未来和写作方向,2014年2月来到这所小学,2017年7月,我离开这个小学。
离开的理由,与来到这所小学的理由一样,我完成了自己的写作,读完40本经典书籍,所以我的离开就是为了更好的充实人生。
这所小学破旧、偏僻、管理松散,但我依然感谢它和它的感情,让我可以用更好的时间去写作,这点既是我在写所小学历程给予的反馈;也是我在《瓦尔登湖》找到的共鸣;更是我在这每日下班黄昏时光里读这本书的馈赠。
一个人变得强大,就像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参与马拉松奔跑。是从他只有知道的地方开始蜕变,因为它让人变成了生活的强者。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封面上写的那样:不论你的生活多么困窘,都要直面它,要认真度日,不要逃避,更不要怨恨,诅咒,因为它其实并没那么糟糕。《瓦尔登湖》:人生就像马拉松,只有他知道的地方才能奔跑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