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有个#成年人彼此疏远的方式是什么#的热门话题。
其中一个高赞评论是这样的: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方式,并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一种默不作声的疏离。
深以为然。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回首往事,很多熟悉的场景和面孔从脑海中一一略过,可是却感觉很遥远;
当我们打开好友列表时,才发现很多朋友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甚至你已经忘了你们何时相识,又为何离开。
成年人,总是走着走着就悄悄散了。
微博曾经发起一道选择题:“你删好友前要不要告诉对方?”
参与投票的11万人里,有90%的人选择默默删除。
米兰·昆德拉说: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因为不擅长,所以默不作声的离开,是成年人选择结束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
虽有失落,但人生总要一程又一程。
成年人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前程似锦,却忘了最初的约定。
夜里突然想起你,我们好久没再聊语音。还记得大学的时候同吃同住的场景,你兴奋地跟我说:“我一定要当你这辈子唯一的伴娘”。
这段话还萦萦于耳,转眼毕业,各奔东西。
你去了上海,因为那里可以更快实现你的软件梦。
我留在成都,没啥出息,只想离父母近些,随时照应。
一开始我们还随时聊聊近况,聊聊未来。不知什么时候起,聊天记录停留在几天前,1个月前,到现在,一晃就是半年。
在朋友圈里,我试图描绘出你人生的轨迹:
原来,你已经换了2个工作了,我不知道。
原来,你新交了几个朋友,我不认识。
原来,你常常旅游,都是我没去过的地方。
一时语噎,只能默默点赞,不知道该说什么。
偶尔我还是会给你发一条信息,你没回,我也默契地没有再发。
有时我提出到彼此的城市玩,你回应着忘了,我也不会再主动提起。
我们的对话,从口无遮拦脏话连篇,到礼貌问候、“呵呵”结束。
沉默,是成年人最大的哭声。
曾经说要做一辈子好朋友的人,如今却渐行渐远,这个过程没有背叛,也没有交恶。
我们只是各奔前程,各历人生,慢慢成为两条不再相交的平行线。
我们都没变,只是空间在转移,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
成年人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忙碌在同一个地方,却走向了两个方向。
前天吃饭,同事Jessie告诉我,她与她姐有近一年时间没见面了。
我有点诧异,想起她平日里一提到她姐就说个不停、满满自豪的样子。
她是Jessie的远房表姐,比Jessie大2岁,从小和Jessie一起长大,比亲姐还亲。
她大学一毕业就成功进入当地知名律师事务所,一做6年,在圈内小有名气,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事业有成。
她一直是Jessie的偶像。
后来Jessie毕业,恨不得飞奔向她表姐家,跟她同吃同住。最后索性就把房子买在离她表姐家5公里远的地方,方便走动。
可是,她们却成为这个城市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Jessie说:“没有吵架、没有不愉快,就是她最近1、2年太忙了,都没时间聚聚。前段时间我出国旅游时买了2支紫水晶手链,本想着送给她一支,正好见面叙叙旧,但是她说最近出差,让我同城快递过去....”
两姐妹的家,不过5公里,却走了近1年还未到达。
成年人的生活,总有很多“忙不完”。
忙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家庭,忙不完的生活。
那么,就让对方在自己的世界里热气腾腾。
慢慢的,不再打扰,悄悄退出,便是对一段关系最后的成全。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写到: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自顾不暇,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那么,该放下的,就放下吧。
成年人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我们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的萧红,以书为媒,与丈夫萧军在落魄时相遇。
当时萧红重病缠身,她不得已给当地报馆写信求援。
小诗哀婉凄绝,报社青年萧军为其才华倾倒,随后,两人炽热相恋。
萧军回忆道:
尽管那时期我们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从来不悲观.....我们常常用玩笑的、自我讽刺的态度来对待所有遇到的困苦和艰难。
比如,我称萧红‘小麻雀’,是形容她腿肚细、跑不快,跑起路来一跳一跳的;而她称我‘小狗熊’,则是因我笨而壮健,像狗熊似的……
两萧相恋六年,一起创作,酝酿出了他们的爱情结晶《跋涉》文集。
可以说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原以为谁也离不开谁。
但人生际遇变幻莫测,缘分这东西,聚散有时,一旦时间到了,半分不由人。
萧军性格向来粗犷爽直、放荡不羁;而萧红却常年疾病缠身,内心敏感又脆弱。
猜忌嫉妒愈演愈烈。
当时社会大环境恶劣,两人生活也贫病交加,矛盾不断激化,常常争执不下。
渐渐的,他们变成了两只独行的刺猬,认知不同,性格不合,我喜欢的你无感,你的世界我不懂,话不投机半句多。
当解释都成了累赘,连争吵都显得再无必要。
1938年,两人和平分手,从此各自天涯。
真正的离散,是灵魂深处的离散。当两颗心越走越远时,便再无回头。
想起了泰戈尔的那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成年人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成长真的是一个不断跟自己妥协的过程。
往日回忆渐行渐远,原以为很重要的那些人,早已经在不经意间走远,所有的开始、过度和结束,都显得自然而然。
“你会原谅那些离开的朋友或恋人吗?”知乎上有人问。
我想,大概不是原谅他们,而是原谅生活。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人,生而孤独,每一步都是自己的或举步维艰,或潇洒前行。
白岩松说: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正是一次次的遇见和一次次的告别,人生才得以完整。
从今天起,用心对待还留在你身边的人吧,珍惜与他们的每一时刻,因为谁也说不清楚,哪一刻便是分开,从此天各一方。
而那些已经在岁月中悄然离去的朋友们,我们依然祝福。
愿你永远安好,愿我们各自灿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