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要
定义活动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须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作包分解为进度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进度估算、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定义活动过程的数据流向图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进度管理计划:定义进度计划方法、滚动式规划的持续时间,以及管理工作所需的详细程度。
- 范围基准:在定义活动时,需明确考虑范围基准中的项目 WBS、可交付成果、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
-
事业环境因素
影响定义活动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结构、商业数据库中发布的商业信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 -
组织过程资产
- 经验教训知识库,其中包含以往类似项目的活动清单等历史信息。
- 标准化的流程。
- 以往项目中包含标准活动清单或部分活动清单的模板。
- 现有与活动规划相关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程序和指南,如进度规划方法论,在编制活动定义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等。
工具与技术
- 专家判断
定义活动过程中,应征求了解以往类似项目和当前项目的个人或小组的专业意见。 - 分解
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WBS 中的每个工作包都需分解成活动,以便通过这些活动来完成相应的可交付成果。 - 滚动式规划
滚动式规划是一种迭代式的规划技术,即详细规划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同时在较高层级上粗略规划远期工作。它是一种渐进明细的规划方式,适用于工作包、规划包。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工作的详细程度会有所不同。 - 会议
会议可以是面对面或虚拟会议,正式或非正式会议。参会者可以是团队成员或主题专家,目的是定义完成工作所需的活动。
输出
- 活动清单
活动清单包含项目所需的进展活动。对于使用滚动式规划或敏捷技术的项目,活动清单会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得到定期更新。活动清单包括每个活动的标识及工作范围详述,使项目团队成员知道需要完成什么工作。 - 活动属性
活动属性是指每项活动所具有的多重属性,用来扩充对活动的描述,活动属性随着项目进展情况演进并更新。在项目初始阶段,活动属性包括唯一活动标识(ID)、WBS 标识和活动标签或名称;在活动属性编制完成时,活动属性可能包括活动描述、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逻辑关系、提前量和滞后量、资源需求、强制日期、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活动属性可用于识别开展工作的地点、编制开展活动的项目日历以及相关的活动类型。活动属性还可用于编制进度计划。根据活动属性,可在报告中以各种方式对计划进度活动进行选择、序和分类。 - 里程碑清单
里程碑是项目中的重要时点或事件,里程碑清单列出了项目所有的里程碑,并指明每个里程碑是强制性的(如合同要求的)还是选择性的(如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的)。里程碑的持续时间为零,因为它们代表的只是一个重要时间点或事件。 - 变更请求
一旦定义项目的基准后,在将可交付成果渐进明细为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本不属于项目基准的工作,此时需要提出变更请求,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和处理。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管理计划的任何变更都以变更请求的形式提出,且通过组织的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处理。定义活动过程中,可能需要变更请求的项目管理计划组成部分包括:- 进度基准:在整个项目期间,工作包逐渐细化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本不属于项目基准的工作需要增加,因此需要修改交付日期或其他重要的进度里程碑。
- 成本基准:在针对进度活动的变更获得批准后,需要对成本基准做出相应的变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