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门有一块文保碑,上面有介绍眼前的西津渡街也叫观音洞一条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2cb9ea321d13fe47.jpg)
文保碑背面有介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9d9977fc18ccd06a.jpg)
又称小码头一条街、西津渡街,住于城西云台山东北麓。它东起五十三坡,西、北至今长江路(原苏北路),包含义渡码头街和小码头一条街。
观音洞一条街始建于六朝,至明清时一直为镇江南北驿道要冲之主要渡口。西津渡唐时称金陵渡,晚唐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至今脍炙人口。元时,西津渡成为交通命脉,客旅络绎,江浙闽海物货由此以达京师。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有记载。
清代,江南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银码头的镇江西津渡口更加繁忙。道光以降,长江主航道北移,整条街的功能由渡口转变为区域商贸中心并向西延伸逐步形成了商业街道。现街内留有赵朴初题写"西津渡"石额,砖砌券门上刻有"同登觉路"、"共渡慈航"、"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门楣石刻。此外还有元代石塔、救生会、观音洞、待波亭、西津古渡口、街面建筑等众多古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02985ed9a76a35b8.jpg)
文保碑对面有一座高高的红房子,门口有文保碑,它是镇江Y国领事馆旧址,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被评为全国文保单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86ae344b471a1d15.jpg)
我们只在外面看了看,橘红的墙、交错的精致楼梯、连续的圆拱门廊透过紧锁的铁门暗暗流露当年的贵族霸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d2d3a5deff4461a5.jpg)
前有不远处有一青砖门洞,上面有“同登觉路”四个字,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穿过门洞有一石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baa73a8b13a0b9a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cd0d2e2a23bc3eae.jpg)
文保碑介绍昭关石塔又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因其正好立在街中上方,其形如瓶,又叫瓶塔、过街石塔。建成于元朝至大四年(1311年)。
看这个街上的文保单位真多,真是有着厚重的历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769f96f00268b59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4d7f2ebbdd359115.jpg)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