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新读中国诗词大会简题诗_诗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09:08 被阅读8次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①受降城:唐代受降城有东西中三城,是武后景云中,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所筑。此诗所指应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

名家点评

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俞陛云)

赏析

这是诗人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歌通过描写诗人夜上受降城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写诗人登城时所见到的月下景色。诗人登上受降城观望景色,远方的回乐烽前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且带有寒意。在近处,月光笼罩着受降城,皎洁的夜色像秋霜一样,同样是洁白而带有寒意的。诗人运用“沙似雪”和“月如霜”两个比喻,以渲染征人心境的凄凉。受降城的氛围空寂而凄凉,诗人感受到自己身处边塞的孤寂和凄惨,触发思乡的情愫,为下文抒情作好了铺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借前景烘托环境,直接抒情。诗人提到笛声却没有点出曲调的内容和其所表达的感情,但在边塞,只要有笛声,征人的思乡之情很容易被唤起,听着呜呜咽咽的芦笛声,不禁令人遐想: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无尽的边愁?这笛声又引起了多少征人的共鸣,勾起了他们的思乡情怀?而在“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中,诗人直接抒情,将征人浓浓的乡愁直接点明,突出了主题。

相关文章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中国诗歌集》DAG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一作:回乐烽)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心中菩提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在多年后的今天依旧被人传唱与解读。“乡”,...

  • 语文改错

    1.着落(zhuó)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名著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成《百...

  • 美文诗词《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是李益所写。李益,字君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m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