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若止水
图片来自于网络【1】
朋友邱琳跟我吐槽,说她姐姐的女儿成了家里的重点声讨对象。我不以为然,看起来眉清目秀的女孩怎么就成为被家人声讨的对象了呢?
原来,二十岁的女孩只要在家,从早到晚衣衫不整(基本穿睡衣),头发蓬松,一双拖鞋满屋子游来荡去,在她眼里没有“形象”二字。
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地睡到自然醒,十点半左右,听到妈妈出门去买菜,才姗姗把门打开一条缝伸出头来说:“妈,我想吃姜葱鸡。”她老妈当没听见似的没瞅她一眼。
早上不知道她是怎么爬起来的,被子像树洞一样蜷缩在床中央。房间里的衣服、鞋袜、包包、化妆品、卷发器横竖乱躺,一眼望去俨然被打劫后的场景,最要命的是还不许别人动她的东西。
吃罢午饭,不知道饭后要刷碗,餐后还要拖地,心安理得就窝在沙发里开始刷屏,任凭老妈在厨房不断说教不断叹气。说多了,她就翻着白眼来一句:“少说两句行不?哪儿碍着你了?”
刚大专毕业,学计算机的她也有去不少单位应聘,但每次试用期没到就干不下去了,不是说路程远就是埋怨地铁挤得没法站稳,而且最不喜欢同事间的各种“你争我斗,尔虞我诈”,直到现在年末了,还没有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
时光悄然而逝,堆积起来的是不进则退的消极颓废,父母唠唠叨叨后的唉声叹气。
女孩必须要自强自立,在拥有的时候学会不甘,在进步的时候学会更上一层楼。
【2】
到这儿,我们是否该考究一下这女孩的成长历程?
出生到现在都是被父母家人捧在手心里肆意长大的,只要她提出来的要求,几乎都是被无条件满足,关键是给予后并没有正确引导。
处处可以听到他们家人“宝贝儿……”“宝贝儿……”对她宠溺、呵护备至的声音,不愿让孩子承担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普通家庭,在女孩儿每年生日时,郑重地在家里庆祝一番,酒楼庆祝一番,还要KTV庆祝一番。
如此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又怎么能无缘无故变成一件温暖贴心的小棉袄呢!
前几天去朋友的便利店,刚好来了位老顾客。母女三人,大女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不时逗弄挖苦一下妹妹,一副唯我独尊的霸气。
小女儿总是腼腆地笑笑,也不计较和吵闹。在她们的谈话中,得知当天是妹妹的生日,朋友顺手送了一支润唇膏给她当礼物,妹妹开心不已。
这时姐姐不乐意了,嚷着对妈妈说:“我也要。”
自始至终没见妈妈说声谢谢,突然间说了句:“你想要,再让阿姨送你一支呗。”
朋友顿时哑然,没想到这位妈妈在教育孩子时,是如此地“直接”。八块钱的唇膏,着实不贵,但不懂感恩还魔高一丈地让孩子贪小便宜。
朋友只有尴尬地对大女儿说:“今天是妹妹生日,所以有小礼物,等你生日时,阿姨再送给你好吗?”
随后,大女儿从口袋里拿出七块零花钱给朋友,硬是买了一支同样的唇膏。
昨天有一姐妹,在微信跟我说了个不是笑话的笑话。
有一位年轻妈妈,抱着两岁半的儿子去买水果,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这孩子就没有消停过。
看到姐妹手里拿着一块巧克力,他冲进来一把夺走已经吃剩一半的巧克力,迅速塞进嘴里,再毫无惧意的走出收银台。
留下姐妹和她的员工小妹目瞪口呆,而难以理解的是,看到这一幕的年轻妈妈没有半点责怪或口头教育。
记得晔上小学时跟我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户人家,那家人有个儿子。有一天傍晚,儿子偷了邻居的两个鸡蛋回家,母亲眼里尽是欣喜,不停地夸赞儿子有本事了。
这个儿子在母亲的赞赏中,越来越猖狂的偷盗。从村庄里的青菜瓜果到县城大户人家的金银首饰;从江南古董字画再到京城无价之宝,直到赢得“江洋大盗”的美称。
有一天,他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心底里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憎恨,恨母亲为何在他小时候对他的偷盗行为不加以制止,还一味地鼓励,最终断送了他的一生。
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孩子的过错,父母的错过【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不同的字眼,但是同样的意境。传播着做人宽容的态度,博爱的思想,更希望永远延续下去。
爱孩子无可厚非,但要告诉Ta,生而为人,要懂得:
☞道德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 。
心里想着如何顾念苍生,如何反哺社会,如果不付诸于行动,只能说没有任何意义。
哪怕早晨起床后,见到家人能有一个笑容,道一声:“早上好!”而不是理所当然当家人透明一般地若无其事。要知道,一个孩子的笑容和问好足以让父母一整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哪怕是打碎了一地的玻璃陶瓷,在丢进垃圾桶之前,用胶纸缠绕好,以免扎伤了环卫工的手。
哪怕在雨中的路上,把伞遮过去一点点,让同行却没带伞的陌生人不被淋湿。
也许很多小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每一个小举动都是给自己灵魂的洗涤和升华。
☞知识决定一个人的气质、趣味、眼界、欣赏水平、价值观……这些都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读多了知识储存多了,学习借鉴的途径就多了,领悟多了创造的机会就多了,生活会更精致,人生就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