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改变聚餐的话题。
以前聚餐聊理想,现在聚餐聊孩子。
一个朋友说,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就想,我家这孩子要是更聪明一点就好了。真不知道那些成绩拔尖的聪明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
有人回应:聪明不聪明,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跟你怎么教没关系。
马上有人反对:你这是固定型思维,基因只决定大概走向,重点还是得后天努力。
他们一起把目光投向我,似乎想寻求一个支持者。当时我正在往嘴里塞一坨“生菜包五花肉”,并没有加入讨论的意思。看到他们期待的目光,我只好嘟囔着说:想要有个聪明的孩子,首先要成为聪明的家长。
聪明的家长,懂得“聪明”的真正内涵
智商,是个害人的术语。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阿尔弗雷德突发奇想,制作了一套测试题。他让孩子来做这套题,以此确定他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自此之后,全世界就被这套量表迷住了。人们开始用“智商”来标记一个人聪明的程度,一个人聪明与否,被简约化为做题的能力。
但请想一想,我们夸孩子“聪明”的时候,我们在夸什么?
我们夸的,是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希望孩子“聪明”,又是希望什么?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发展出足够强的能力,以便将来在社会中存活下来,抢到C位,甚至成为“上位者”。
所以,聪明的家长知道,我们所说的聪明,指的不仅仅是智商。智商代表的,只是孩子认知上的潜力而不是能力。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神经链是可以强化的,孩子是会成长的。
聪明的家长知道,智商顶多决定起点,情商能够决定上限。情绪管理能力,意志力,耐受挫折的能力,没有一样可以被忽视。在某所重点高校有过极端的例子,一位女生因为考试帮人代考,被学校处分,结果因为情绪无法控制,跳楼自杀了。她有足够高的智商,但情商的水平,不足以让她拒绝好友错误的请求,也不足以让她承受行为的后果。
聪明的家长知道,即使孩子很聪明,也并不能保证他们将来的幸福。他们不会因为聪明,就能避开人生的种种问题。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那群天才,他们也就是普通人一样活着,工作着,喜怒哀乐着。
聪明的家长,懂得育儿理论的局限
一位家长讲过一件哭笑不得的故事。
孩子养的小乌龟死掉了,他很喜欢这只乌龟,伤心得一直哭。这位家长按照育儿老师课堂上教的办法,来了一遍“与宠物做告别”。
他跟孩子一起,为乌龟做了一个小棺材。再找一棵树,把小乌龟葬在了树下面,一起念了“悼亡词”。按照老师的说法,这样一来,就完成了孩子与宠物之间的心理告别,并能够让孩子理解到生命的伟大。
的确,这一个过程完成之后,孩子变得开心起来,脸上洋溢着满足感,然后孩子说:太好玩了,妈妈,让我们再杀一只乌龟吧……
很多理论总是会不自觉地强调,只要家长采取这个行动,孩子就会出现这个行动。就好像孩子是一部设定好的机器,只要找对了开关,就能够让他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一样。心理学大V李松蔚曾说,育儿理论让我不适应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孩子看得太无能,而把父母抬得无限高。
聪明的父母知道,孩子跟我们一样,是有着复杂心理结构的人。我们无法保证,把同样一套理论应用到不同的孩子身上,都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就像不同的种子,有些是需要在水里泡着才能发芽,而有些水太多了就会溺水而亡。
聪明的父母知道,就算孩子成长的不好,也不意味着家长皆祸害。这种指责意味着,只要出了问题,就一定要找出一个坏蛋,然后将所有问题推到这个坏蛋身上。生命的无常指的是,有时候我们做对了所有事情,坏的结果还是会出现。就像癌症,并不总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它才会出现,悟道的大师也会得癌症。
聪明的父母知道,育儿就像面对一个量子世界,只有当孩子真正走向社会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你的教养是“成功”还是“不够成功”。所有你的努力,只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增大成功的概率而已。
聪明的家长,懂得不焦虑的教养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当下,女儿的外婆打来电话,表达了一些不满。
我们对女儿一直比较放松,周末的某些时间段允许看电视和玩手机。女儿的外婆则相反,一直管理比较严格。刚刚她看到隔壁的孩子,周末又是学奥数,又是学英语,一下子就焦虑起来,打电话批评我们对孩子太过宽松。
女儿外婆的焦虑,代表了如今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理状态。
“不能够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习要抓,钢琴绘画也要抓……“
“孩子竟然开始说谎了,这可怎么得了……”
任何一种焦虑的根源,都指向未来世界的不可控。焦虑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怪兽,没人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什么时候会出现,也正是因为这样,更加搞得人心惶惶。
由于无法控制未来,家长们开始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东西:孩子。他们期望,藉由控制孩子的行为方式,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感。
聪明的家长知道,关系比管理更有效。他们尽量避免去做损害亲子关系的事情,在孩子不会得到实质伤害的时候,他们会让孩子“探索事情的做法”,而不是“把事情做对”。这样,孩子既亲身体验了世界,又获得了家长支持带来的安全感。
聪明的家长知道,环境比方法更重要。这就像培育一颗树,焦虑的家长会学习很多方法,控制树的成长方向,甚至给树安装有形状的玻璃罩,让它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聪明的家长更关心树的环境,土壤够不够肥沃,阳光够不够充足,家庭的氛围够不够轻松。他们让树长成原本会长成的样子。
聪明的家长知道,分离比结合更有爱。武志红曾说,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以结合为最终目标,唯独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最终目标的。放手,是更深刻的爱。
你唯有放手,才有可能实现控制。
也唯有自己成为聪明的家长,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