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读《论语》学而篇1.1

作者: 李雨文 | 来源:发表于2020-11-16 21:50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学而实习之,不易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悦吗?有朋自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虽然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吗?”

小李读后感:

       这段话,前两句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人脑毕竟是肉做的,知识要是不常常拿出来温习,必定又将还给老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本来就是人生四美之一。个人认为难以理解的是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首先来解读一下“人不知”。就本人所能想到的人不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他人的认知不足引起偏差

2.他人听信谗言引起误解

3.他人未对人与实物,进行认真了解引起妄见

4.他人恶意诽谤(这个很严重)

在现实中如遇以上四种情况,又会带来怎样的伤害呢?

1.因散布不实言论导致自身名誉受损

2.因“不知者”就是当事人,会有一场冲突甚至形成肢体冲突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在面对“不知”时,愠也就是生气愤怒是没用的。相反还会因为气晕头,导致事件或个人名誉变得越来越不乐观。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冷静下来,分析当前局势。若会造成实质伤害,就立马制定计划一步步解决,从而将影响降至最低或没有。若不会造成实质影响,则乖乖的去做自己该做的,而不是为了别人口中的那朵浮云,劳累伤神。

       虽说“不愠”可以解决问题,但为什么会是君子的一种作风呢呢?嗯。。。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在正个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最少展现了三种能力:

1.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力

2.对事态发展及演变的掌控力

3.对不同想法的包容力

有以上三种能力者,这不是君子又是什么呢?

作者:李明杰      以上都是个人心得,如有高见,请勿吝啬指导,在下不慎感激,定当好好学习。

相关文章

  • 小李读《论语》学而篇1.1

    原文:子曰:“学而实习之,不易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中时时...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论语-学而篇1.1

    子,是我们古代对于有修养有文化的男子的尊称。在论语这本书里,子都是特指孔子。 说,通假悦。指的是开心,喜悦。 愠,...

  • 【论语-学而篇1.1】

    【正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 论语《学而篇1.1》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 小议“无友不如己者”

    昨晚读《论语》学而篇 ,今日上午还读《论语》学而篇。昨晚草草读了学而篇共十六篇,今日是一边手抄一边背,抄...

  •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1〉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1〉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友自远方来,...

  • 《论语新解》学而篇1.1

    【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

  • 思学《论语》1.1

    思学《论语》1.1 宜山一中 薛思雪 一、学而篇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

  • 《论语·学而》1.1

    《论语·学而》1.1 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李读《论语》学而篇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oz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