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在他处(6)

生活在他处(6)

作者: 方山闲步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00:48 被阅读0次

白天忙忙碌碌,时间过得很快。或上班、或买菜、或购物、或做饭、或遛宠物、或运动,等等。

到了晚间,对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的女人来说,仍然很忙。这一点可能有许多人想不到的。

她忙着给孩子美美的晚餐,忙着陪孩子玩玩、韶韶,忙着督促孩子补补兴趣课、或完成学校老师交代的阅读材料。虽然,加拿大的孩子没有国内那么“卷”,但是,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早早就在琢磨、规划和努力中。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铁律。这一代的移民,不同于历史上的移民。他们有文化,自身素质好。他们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即是财富”。

加拿大对于移民的选择条件也是苛刻的,能在储备池子里被挑出,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也是幸运的。加拿大的发展也应该感谢这些新注入的血液。

Sunlight 要求儿子,一周写三天中文字,不能把国语丢了。她和孩子说了一个故事:一位朋友家有三个孩子,老三是妹妹,因为家里两个哥哥在家里都说英语,结果,她也说英语,造成家里姥姥、姥爷都没有办法和她交流了。

故事是说给孩子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她要把今后可能发生的交流障碍扼杀在萌芽里,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Laug 练字的教材、描红本都是国内带来的。她还给laug 报了中文班,老师即是小姐妹Alice。每周一次,也可以和Alice的女儿 Flow 见一见,除了上课,还可以玩耍一会儿。她女儿小 Laug 一岁,Laug 相似哥哥一样带着Flow 玩。

晚上九点,开始要求孩子洗洗弄弄上床睡觉,因为明天还得上学。孩子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会陪他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了,她又起来,去忙着准备一下明天要做的事。

准备好了,她会在沙发上休息一下,喝点茶,或看看电视;有时也在IPad上写点东西,记录一下生活。今天,当她打开IPad时,突然一篇文章跳入眼帘:

我在红房子门前的一条小路上,遇见了一棵已经落叶,形状令人喜欢的树木,它有点显眼,也有点孤独。这主要是它游离丛林,跑到了小路旁。

我注目它的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冬季了,绿叶已经完全脱落。它的美完全是自己的枝干构建成的。那种毫无装饰,赤裸裸的植物中的“裸体”之美。

我站在树前,反复打量着面前的这颗树,您姓啥名啥?由于我植物知识的盲区,脑袋里蹦不出对应的词语,哎。互联网时代,我只能照片匹配,网上寻一寻了……

我喜欢这棵树张扬的枝干,无拘无束,只有落叶的季节,方显其“英雄”本色。仔细瞧着那蔓延伸展的枝干,既有规则可寻,又没有规则,生长受季节、气候调节的影响,除此以外,好像空间能提供多大的场地,它都能够撑满。

每一根枝干的直、折、弯、叉,都是有一定的内在的意义,包括规则的和不规则的。我想到了艺术家绘画的线条,书法艺术泼墨的线条,虫子行走的轨迹,飞禽的线路,又想到了“路是人走出来”这句话。我在想,不管是线条,或是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定有“相通”和“共振”的同频及交割点,这可能是万物共生的基点。这只是我隐隐约约地感受,似乎有一种信号进入我的机体,给我暗示……

我喜爱这棵树的顽强。面前的这棵树,也显露出来了满身的创伤,与自然,与天敌搏斗的痕迹,年轮的沧桑。你看看那流露在主枝干上的坑坑洼洼,多数是一些旧痕迹,被之后生长出的树皮修复过、掩盖了,但是,那从里向外掏空的大一点的“沟壑”,已经难以填平。树木也一年年长大,维持生命的营养,已经没有太多的富余再去填补新生。

其实,我非常赞赏树木的生命力。记得,儿时住过的院子路口有一棵老槐树,冬季看它,总以为died out ,结果,第二年开春,枝干上仍然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新芽,没有过太久,已经满木葱绿,令人喜悦。这种现象,我曾注意了许久,以至于,今后不敢随意判断一个树木的死亡。

我喜欢这棵树的芜杂。不知何时,一颗种子飘落地上,慢慢拱长出来了,成为森林家族一员。之后,随着自然更替,日复一日地生长。期间,没有人工的修剪,没有人工的除虫消灾,一定意义上,写实了“生态”本意,适者生存。所以,遇见你,忽然觉得“生态”是一个多么不容易做到的词汇呀!需要有多么地顽强、多么地有担当,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树告会诉您。

我喜欢冬季树木的枯美。面前的这棵树,光秃秃的,有人说:哀伤呀。我却以为,这是生命的一个部分,一个必须经历的路程,也是一种美。尤其在天晴朗的时候,碧空万里,若从下往上看,你会问自己是谁的手那么巧,谁的笔那么刚柔,简直太美了,相似画在空中的工笔画或版画,每一笔或每一刀,都是那么自如,畅快。

面前的这棵树,位于一条小路旁,相似不远处房屋的守门人。虽然,小屋几间,看似孤独,其实,屋子里的主人早已经把周围的树木,当作了亲人,从没有孤独过。一个眼神,一步脚印,炊烟的拂面,都是无形的互动。这样的交流,只能感应,极难用语言表达。

有时,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的神奇,各种生物都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涉,同处一个空间。所以,用心生活,不攀比,活出一个唯一的“自我”,才会愉悦无限,像树一样……

“像树一样”,重温这样的文章,她为自己的“神来之笔”有一点小骄傲,又似乎感觉很温暖,脑子里被当时的场景吸引住了,一幕一幕。她以为自己逐步摸进了生命之门,一步一步理解生命的深刻内涵。自己也曾反复怀揣孤身在海外带娃的苦闷,如果换一个视角,“我”今天应当感谢老天爷的安排,给了自己和孩子的独处,给了自己一个体验生命的机会。

然后,两只手指迅速摸着键盘,她敲打起文字,把阅读的感想又记录在了日记里。

相关文章

  • 他处生活

    图/文 沐小笙 “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是在自我欺骗。但是必须好好活着。”——米兰昆德拉 借的书有些年头,是用牛...

  • 生活在他处

    你有没有一种经常被冷落的感觉? 好像这个世界就停驻在那里停驻在那里 什么也支付不起 你有没有那样一种感觉 就好像你...

  • 生活在他处

    自从开始看书听书的习惯之后,日子才算充实起来,不用怀疑我是不是还活着。 读书也许不能怎样。镜中花。水中月。但是能让...

  • 生活在他处

    打起手鼓,唱起歌,风向哪里我跟随。 行吟歌者,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一些虔诚的基督徒,边走边唱圣歌,不过手持的却是...

  • 生活在他处

    “你不让我跌倒,我怎么知道痛”原来只有经历过,痛过,才会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 最令人难过的从来不是努力...

  • 生活在他处的日常

    文/六竹叶 南方的春天,雨季特别漫长,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每年几乎都能持续一个月之久。虽然个性优柔又多情善感,也很...

  • 在他处

    羊圈,不是真的养羊的圈,是2015年时候,几位朋友,带着一点点生活在他处的愿望的一次非理性行为,我们都看似扎实的生...

  • 他处人

    在我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并不将自己归于这世间任何一个文化,也不介意自己把哪里当家。家乡或者异乡,流浪...

  • 他处相见

    3年前听莫文蔚, 听到那句“忽然之间天昏地暗 世界可以忽然什么都没有 我想起了你再想到自己 我为什么总在非常脆弱的...

  • 他处相见

    3年前听莫文蔚, 听到那句“忽然之间天昏地暗 世界可以忽然什么都没有 我想起了你再想到自己 我为什么总在非常脆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在他处(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ta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