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的灵感是由节目《朗读者》引发的。
看《朗读者》时,我在想:朗读是什么呢?
也许,朗读无非就是“把最美的文字读给你听。”
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里,听过大街上的车声,听过商场里的购物声,听过灯红酒绿的笑闹声,听过饭桌上的应酬声,听过职场的忙碌声,听过咖啡馆里的小资声,听过万灯家火出的温暖声,听过深夜里一个人的孤独声,……走过这座城市那么多的地方,听过那么多声音,究竟什么才是心里那个最纯粹的声音?
直到在某个大山里的清晨,从教室里传来一阵阵读书声。闭上眼睛,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对,这才是我要找的心里深处最纯粹的声音。这个声音让人愉悦自在,久久难以忘怀。让人回想起那个朗读的时代,那个与笔友书信往来的时光。
在那个时代,常常写着写着,就被眼前的一个个文字感动,像一朵朵清新脱俗的花朵在眼睛里盛开,我恨不得把最真的感情表露在信里,期待在笔友拆开信件时,见字如见面,分享彼此生活最初的那份小感动。
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习惯了QQ、微信的交流方式。用表情替代文字,用语音替代交流,少了文字传达出来的韵味,失去了面对面交流带来的真诚。再也感受不到文字带来的温暖、美好与真实。
有人说,文字出现的时候,沟通和交流才真的有意义。当一封信、一本书的文字渗进心里,通过声音把文字朗读出来,文字才真正地直击人心,变得更加掷地有声。
记得《朗读者》中说过: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没错,我们通过朗读赋予文字生命,才能把文字最美的声音传达给这个世界,打动每一个人。
在闲暇时,找一个空间,启开一封信或打开一本书,节选一段有感觉的文字,朗读起来。看似简单的方式,但通过朗读者的演绎,文字已饱含无穷的故事。
而朗读者,未必是名人,而是有过经历的、具有内在底蕴的,真正“有故事”的人。能听懂的人必定也是真正有过经历的人。
朗读者把最美的文字传达给世界,把最美的文字读给你听。
一段段文字串成一个个故事。读的人读出了故事,听的人听出了人生,感悟人生,读懂生活,在文字的声音世界里找到一个纯粹、真实的自己。
这也许就是《朗读者》火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