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财女大讲堂。原创已加入维权,侵权必究。
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岛上,养着一群兔子。有野生兔子,可以在小岛上随意奔走。也有家养兔子,一出生就被关在笼子里。
后来,兔子生兔子,兔子越来越多。笼子里装不下这么多兔子。
怎么办?兔子的主人苦思冥想,想到一个办法:修桥!
在这个岛的旁边有许多的岛屿。那些岛屿需要一些兔子。可以修桥,把兔子运送到周边的岛上。
社会野兔子,他们知道修桥的消息,仗着自己的优势成了第一批跨过桥,登上其它岛屿的兔子。
野兔们过桥到了其它岛才发现:“啊!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美景如画,美不胜收,真好啊!”
野兔们走了,主人开始把家兔放出笼子。
家兔们从笼子里出来发现:“啊!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外面的真好啊!”
兔子们为了能在岛上活动而感激主人。这个时候主人又有了安排:
“你们中的部分优秀兔子有资格过桥到对面的岛上生活。但你们必须通过层层考验。 ”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通过考验的兔子寥寥无几。
这时,有迁居外岛回来的兔子跟内岛的兔子说:
“外岛的太阳可温暖了,外岛的月亮比我们内岛的圆。外岛鸟语花香,外岛风景如画……”
于是,有很多兔子意识到“外岛的月亮比内岛的圆。”
兔子们都想去外岛看看月亮到底有多远。奈何通过考验的人太少。大多数兔子终其一生,也跨不过那道门槛。
随着时代的发展,兔子们用起了手机,学会了上网。他在朋友圈看见去外面的月亮很圆,外面的风景很美,外面的兔子不仅有胡萝卜吃,竟然还有游泳池和花园……
它看看自己每天吃的青草,觉得难以下咽了。它看着自己住的窝,觉得太简陋了。
这个时候它就会产生不满:“都是兔子,凭什么它们待遇那么好?”
眼界开阔了,见的越多,不满越强烈。于是,在对比中产生了不满的心情。为了去外岛,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寻求快速通过考验的方法,开始变得浮躁。
内心慌乱,还哪有幸福可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老爷爷写文章说:“怀念毛泽东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我们缺衣少食,但是我们很幸福。”
为什么现在人普遍不幸福了呢?
为什么毛泽东那个时代的人比较幸福呢?
1.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爷爷是1938年出生的。他说那个时代最让人印象深刻地莫过于“大锅饭”,然后是“饿死年”。
“饿死年”是我们家乡的土话,我网上搜索搜不到“饿死年”这个时期。我想是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全国人民谎报粮食产量,老百姓食不果腹的那个时期。
那个时期都差点饿死了,为什么会幸福呢?
现代人物质条件提高了,为什么内心却焦灼了呢?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都一样。你没饭吃,我也没饭吃。你吃饱了,我吃的也不差。
可现在不一样,现在是穷人穷的没钱买房,娶不了老婆;富人房子、车子、娇妻一样不缺。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一带一路”、“先富的带动后富的。”但大家看见了,穷人只会更穷,而富人丰富。社会上大多数的钱,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性。
2.集体价值观
现代的农村男人要想娶媳妇,就得买房子。这不是问题,掏光六个荷包,再把自己未来的三十年卖给银行,不行再让爸妈把家里的老黄牛卖了,绝对能买的起房子。
可买了房子后发现丈母娘太厉害了:“房子是什么时候买的?按揭打了多少年?”
“才买的房子。”
“什么?现在房价这么高,月供这么多,我的女儿决不能嫁给你。”
每一次房价上涨,最后买单的都是穷人。而穷人因为接受信息落后,总是最后接受到信息。
比如买房,穷人会等到没房子老婆就跑了的时候才会去买。这个时候大家意识到没房子就没老婆,都一股脑,一窝拥的去买房了。买完后发现丈母娘还是那么不好搞定。
以前嫁人穷点无所谓,人品好、三观正是首先去。现在嫁人门槛高了,人品好、三观正的基础上还要有点小资。
作为一个女性作者,这锅我们不背。这锅也不该丈母娘和老丈人背。这锅该“集体价值观”去背。
3.贫富不均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先富的带动后富。
可大家也看见,结果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只能聊到这里来,再聊下去就min gan了,你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