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4年精读打卡34:北斗星与治国之道——《论语别裁》

24年精读打卡34:北斗星与治国之道——《论语别裁》

作者: 若可的读书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24-02-20 09:37 被阅读0次

阅读时间: 2024年2月18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论语别裁》

阅读范围:第二章《为政》第一句

继续进入《论语》的第二章,《为政》。作者认为这一章孔子要讲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而是如果把《学而》的知识外用到实践中。

《论语》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具体分析

1.对“道”“德”的解释

在唐宋之前,道德两个字是不连用的,各有各的意思。“道”可能指道路的道,也可能表示原则、规则、法则,也可能指不可言传的“天道”。

当时的“德”表示好的行为结果和作用。所以“为政以德”的意思就是治国要行好事才能得善果。

2.北辰与领导力

这部分填补了我对于古代星宿的知识盲区。多记录一些大家别嫌我啰嗦。古人很早就观察天象,用以记录时间预测吉凶。

我国古代把天体的分度为三垣、二十八宿。

“宿”指的是星座的位置。每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东方天上是哪一个星座出来,这星座就是“宿”。每个月不同,每半个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为十二辰,作为时间与天体的关系。

而通过观察人们发现,银河北面的北斗七星的位置相对固定,在勺子前段的前方有两个最亮的星,叫做招摇二星。照耀二星的延长线上很容易找到北极星的位置。行军打仗、走夜路、海上航行的时候因为没有先进的仪器,人们通过比较明显的北斗星找到北极星来判断时间和方向。

北极星是固定指北方的,但是北斗星是移动的,是围着北极星转圈的。它的勺子柄随着季节的变化移动,勺子柄指东,春天。指南,夏天。指西,秋天。指北,冬天。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其他星宿随着北斗星的斗柄,移动转圈,就像是指挥者众星一样,所以把它比喻成众星的指挥者。

譬如北辰就是讲,为君王者要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3.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坐镇中军,众将士万众一心的辅佐他。采用的方式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是汉景帝治国方式的故事,一直以为它的意思是“啥都不做,随老百姓去休养生息”。读了这段内容我才知道自己理解错了。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原意是“无为无不为”,是指先发制人,一开始就要先透析它的利弊,找到病源,提前解决它,然后随其自然的发展,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就很像我之前在读《孙子兵法》里,很喜欢的一句话“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看似没有辉煌的以少胜多的战绩,实际上已经先发制人“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4.《春秋》与历史的发展

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叫“经史合参”。“经”就是常道,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

孔子的历史著作叫《春秋》为啥不叫“冬夏”呢,作者认为春季、秋季是气温最平和,昼夜长短一致的时候,所以写历史如“春秋”,要像春秋一样平衡的进行批判。

5.“飓风起于萍末”

这个说法出自《易经》,我们可以理解成“蝴蝶效应”。孔子认为,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有偶然。孔子认为春秋战国社会的混乱是人们太重视争权夺利,导致秩序混乱,文化衰败。

因此孔子说为政,权力是没有用的,唯“德”而已。

6.三皇五帝与“道德”

儒家“尧、舜、禹、汤、文、武帝,周公”等人的功绩。作者认为,原因是他们既有德思想,又有功绩伟业。符合道与德配合,才叫“道德”。

所谓“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志在事功”。王、霸之不同在于此,等而下之,连霸业都谈不上,连事功都没有,光是拿偷鸡摸狗的手段窃国而已。

7.诗书教化

从小听评书的开场,我就是知道“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在古代教育还不普及的时候,普通老百姓都是靠听书、听戏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南先生这部分讲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只不过受众和创作者不在市井而是文人骚客。

孔子在收集和整理《诗经》时的原则就是“思无邪”。这意味着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下至民歌上至宫廷乐舞都是如此。

所以看似把《诗》的内容放在《为政》篇里很突兀,实际上这段内容也是教君王、知识分子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一,一切zheng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第二,涉及到人的问题,文史不分家、文哲不分家,大思想家也都是文学家,他们会以诗词言志。

第三,中国人提倡诗和礼。诗算是艺术作品,与当时的官运仕途关系不大,李白当时的官职不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皇上写诗拍马屁。所以很多文人诗写的好但官运不济,但很多“怀才不遇”“柳暗花明”“踌躇满志”“老骥伏枥”的好诗也正是在文人命运坎坷时所做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重视作诗呢?

书中提到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古代文人讲究“风骨”他们有“兼济天下”的责任感,所以孔子的这句话不仅是对领导者的告诫,也是对文人诗人的情操修养的的指导。

相关文章

  • 读书|《论语别裁》:读法需怀疑而不可尽信

    这几日在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我认为“别裁”二字很有新意,所谓别裁,就是别具心裁,讲的就是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看...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读后感: 套用一句老话:知行合一。 整体思路:先修身,再外用,待人处世之道,进而扩展至国家政治。与《大学》...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知...

  • 2021-03-25

    三月二十四日打卡 (累计180天) 1. 与亲人沟通:完成(儿子) 2. 读书: (1)《论语别裁》完成 (2) ...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简述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

  • 明白慎终追远

    今天还是在看《论语别裁》,不知道是《论语别裁》魅力巨大,还是本身《论语》就别出心裁,总之越看越发精神爽朗,一日不读...

  • 好好读书,学而时习之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五) 面前这本《论语别裁》上册,这好几年来,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它很厚...

  • 寻宝

    最近听了《论语别裁》、南怀瑾《大学》微言,这两本书,去年冬天也听了一遍《论语别裁》,但没有多大感觉,而且...

  • 《论语》里仁篇第四(二十)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 【论语别裁】 这个问...

  • 《论语别裁》142(颜渊)|交友之道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告诉子贡,尽我们的忠心来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年精读打卡34:北斗星与治国之道——《论语别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be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