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尼采文集读书笔记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

作者: 江枕戈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00:18 被阅读11次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

    2016年6月14日

    # 壹 读书笔记

    # 一、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现代教育有两个倾向:扩大教育与缩小教育。所谓“扩大教育”就是扩大普及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尽可能多的“通用”(courante)的人,收入是衡量教育的最重要目标。这种扩大教育的倾向背后有三种原因:“对收入和财产的旺盛贪欲”、“对从前宗教迫害的烙印”以及“一个国家对自身利益的精明算计”。第二种“缩小教育”的倾向就是学术被过分细分,学者必须潜心于某一个专业领域才能获得成就。

    这两种倾向在新闻界汇合。新闻界原本只是寄居在各个学科之间起粘合和联结作用,但是现在却取代了天才,成为“时代的导师”、“人类的救星”。

    # 二、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尼采认为真正的人文教育应当将严格的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及其认真地阅读德育经典作家,进行极为严格的德语写作训练,养成对母语的良好趣味。但是目前现行的德国文科中学的语文教育已经被媒体和时尚同化,“少年人尚未成型的心灵上被印上了我们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具体而言,尼采认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三点:首先,禁止学生使用诸如“占有”、“赚取”以及“盘算”等反映了时代急功近利且恶心的词语;其次,在阅读上,应当带领学生认真研读德语经典作家的作品;再者,在写作上,不能放任所谓“自由个性”的这种没有经典楷模的所谓“自由写作”,划清真正的写作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

    # 三、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尼采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以心灵的精选为支撑的高贵的教育”,而我们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目标“不可能是多数人的教育,而只能是少数特选的,为伟大持久的作品而准备的人的”。

    其中需要特别区分的两个概念是“少数人”与“天才”。尼采所说的“少数人”不是天才。他明确说明了“天才的真正来源并不在教育之中,他仿佛只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来源......他仿佛把这个民族全部固有力量如同色彩变化的倒影布满在水面上。他用个体做譬的方式,在一个永恒作品中,使一个民族的最高使命得以被认知,并以此也把他的民族与永恒相连接”。

    而“少数人”则指的是为这些“伟大而持久作品而准备的人”。所以尼采的整个逻辑链在于:真正的教育的目标在于在于培育少数人,这些少数人中可能会有天才,但是即便没有,这些少数人的更大意义也在于为天才的成长和养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他们的不至于被埋没、虐待和毁灭。

    # 四、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

    尼采认为“任何把谋生方式树立为前景的教育绝对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生存斗争的立场扼杀了对万物形而上统一的领悟能力。德国的天才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教育机构才命运坎坷孤独。

    尼采明确区分了两种学习:“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学习”和“教育”。只有在一个“超越于窘迫、必需、生存斗争世界的大气层里”,教育才开始。而这两者从来都不可能混淆。因为一旦一个人对不朽的追求表现在对财产、权力、聪明、果断、口才、威望和名声之中,那么他就永远无法摆脱他的充满渴望、孜孜不倦的主体——那片无主体静观的澄明天空总是会离他而去。因为教育不会被利欲熏心的人作为利己手段

    # 五、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分别是:对哲学的需要、艺术方面的本能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哲学的需要是自然产生的最高需要,而现代教育用历史修养和学术考证扼杀了这种需要。

    对哲学的需要产生于持久的“哲学性的惊异”,唯有在这种惊异的基础上,一种深刻而高贵的教育才能生长起来。但是,现在”那些对于永恒问题的深刻阐明之间“这种对严肃、困难问题的探寻却被一种“历史修养“的方式代替了。用现实性解释历史”的方式已经被历史的甚至古典的文学考证取代了。

    # 贰 读后感

    ##(一) 疑惑

    这篇文章整体介绍了尼采对于教育的理解,批判了当时德国中学文科教育和教育机构走上的歧路。虽然他针对的是19世纪的德国,但是其中的主要观点在今时今日的中国也具有相当的独瞻性。

    1、教育的两种倾向

    “扩大普及教育”与“细分研究领域”这两种倾向在中国也无疑是存在,尤其前者还是一直是基本国策。尼采所理解的教育无疑是精英教育,所以扩大普及教育就会挤压真正教育的生存空间。但是时至当下,我们不能否认普及教育的作用。当代文明社会建立在人人为公民的基础上,而成为公民则需要基本的读写思辨能力和一份赖以为生的手艺。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的扩大化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或许尼采本人也并不反对这一种普及,只是绝对不会将其归入“教育”的行列。若果真如此,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严格区分这两种教育。目前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基础教育,所做的就是培养基本读写思辨能力的工作,问题的症结在大学。似乎大学是最应该成为真正教育的场所,进行尼采所说的哲学、艺术和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的场所。但是现在大学的教育也正在朝向职业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学生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这种导向设定了他们的发展方向,就没有人真正有勇气去探索尼采所希冀的那种教育内涵了。

    2、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首先,尼采自己无疑达到了他设定的语言文字的要求。尼采论理,透彻准确,一针见血,而穿插其中的景物描写也生动优美。对于希望传达艰深复杂思想的哲学家而言,拥有这种优异的表达能力无疑是极有帮助的,这样可以确保自己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可以还原给读者,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逻辑架构和复杂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

    摘抄两句:“这是一个完美的日子,在我们的气候中极其罕见,唯有夏末时光才会出现这样的天气:煦日的温暖、早秋的清新与碧蓝的苍穹神奇地交融,使得天地静谧流转如一体”。

    “而真正的实践工作、本来意义的教育行为虽然本质上更困难,却遭人妒恨和藐视,因为真诚的人必定会疑虑重重,而使别人显得胸有成竹”。

    其次,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的毒害元凶在尼采时代还是报刊纸媒,在现在更应该归为互联网传播。互联网传播,尤其是微博和自媒体的兴起,标志着“态度大于意义”时代的到来。微博140字的字数上限限制了发言人的写作深度,而自媒体的“粉丝原始积累”阶段决定了他们必须以眼球为导向,选择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限制培养出来的受众也养成了习惯:内容不重要,简单粗暴的情感宣泄才是阅读的主要目的。

    这种情感宣泄导致了语言阈值的提高:语句越来越短,图片越来越多,一篇文章里如果没有十几个感叹号似乎都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此以往,人们的阅读能力逐渐退化,理解能力也随之下降。

    对于中国而言,现在还面临着一个更为独特威胁:英语对汉语的影响。英文和中文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截然不同。随着英文译著和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翻译腔”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表达。这一点余光中老先生在他的文章中也严厉批判过。中国的学生用了16年的时间来培养“英语思维”和“英式表达”,这种训练与传统文学训练无疑是在左右互搏。尤其对大学生而言,英文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参与全英文的活动,阅读英文材料,甚至模拟日后的全英文工作环境。这样就导致原本的中文表达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词不达意和句法结构混乱。走在北大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的中英文混杂的表达方式,但是大家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混搭。

    3、是否象牙塔里的呼告

    读书的时候一方面我折服于尼采的论述,但是另外一方面心中始终有一个疑惑:尼采所构建的教育体系是否仅仅是一种独属于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尼采希望真正的教育是高贵的,是培养少数人为天才服务的,天才应当得到“强有力的机构在他们的头上张开其庇护的屋顶”。这些论述的合理性建立在天才对于社会的巨大作用之上。但是现代社会,值得投入如此巨大精力的到底是天才还是普罗大众?即便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天才是否就真的会被培养出来?如果我们不投入如此多的资源,这个社会是否就一定不会有天才?而且尼采所说的天才的使命是创作“永恒作品”,“认识民族使命”,培养这样的天才需要教育机构的支持,但是培养中关村的互联网行业领导者同样也需要教育机构的支持。在当今的社会下,我们也无法断言前者对于社会、民族的贡献就真的远大于后者的贡献。不同阶层之间的分离泾渭分明,身处知识分子阶层的尼采,是否可能也有他所思考不到的死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d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