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一天10幅,画了20年,这个村子,有2万个“中国梵高”》
中国有2.8亿农民工,占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提起他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在工厂流水线辛苦劳作或是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的苦力。
然而在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小村落里,还有一群拿着画笔谋生的农民工……

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绘画训练,然而他们能熟练地临摹当下最流行的世界名画,这群人养活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大芬村。

他们生产了超过一百亿幅“世界名作”。鼎盛时,中国生产了欧美市场70%的油画,其中的80%来自大芬村。
那些挂在高档酒店大厅里的装饰名画,甚至荷兰梵高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陈列的很多仿作,都出自这群中国的农民工之手。

一个不懂画画的农民,只不过因为长期有意识的刻意训练,把它作为一个工作去做,于是就可以画成梵高风格的油画,这是让我真的看到训练的力量。
“那几年,我几乎把梵高所有的作品都画过了。《鸢尾花》《向日葵》我都画了两万幅。直到现在,我画梵高的画从来不用草图,可以直接在画布上落笔。订单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差不多可以画10幅梵高的画。”
如今大芬村画梵高的赵小勇已小有名气。
但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根本不知道梵高是谁。

任何事情不经过大量反复的训练,都难以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安利是这样,我不已经大量反复的训练了十几年,而且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做这件事情,才做得这么好吗?而写作和画画既然作为我未来的后半生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花时间不努力去刻意练习,又怎么可能在这上面有所成就,不要谈有成就,就连愉悦自己可能都很难。

我是一个有点害怕向别人吐露心声的人,所以写作于我是最好的疗愈。我很难像别人吐露我的恐惧,我的害怕,我总愿意自我消化和疗愈。在最初写小说的时候,也是因为可以躲在人物的背后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现在我可以为自己发声,我不再害怕去表达自己,所以写小说写故事对于我来说现在真的好陌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写。报了写作的网络小说课和影视剧本编剧课我还是有点茫然,因为在我的脑海中目前可能更想的是把熟悉的事情写下来,还没有到想去虚构一些故事。

可是没有关系,写作于我已经在疗愈,已经在表达了,目前我已恢复日更的状态有一段时间。包括从报了小羊老师的课程以后,我也在断断续续的写一些慢慢的写。把自己的心打开了,每天都有一个时间是与自己对话的,我觉得已经赚到了很多。人生过半每隔10年都应该给自己写一本自传《我这10年》。每隔10年一定会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也一定会有巨大的改变把它记录下来,人生可能会有8个10年甚至10个10年成为一本系列书,那是多么有趣呀。
今天看自由写作的作家《写出我心》的这本书出版于1980年代,作者在60年代的美国就仿佛今天的中国自媒体行业,每个人都开始有发声的权利和欲望。当年日益盛起的各种写作班,不正像是我们现在自媒体行业流行的各种写作班吗?写作不再是某些人的权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就像画画一样,每个人天生都是会画画。写作呢,每个人每天都会写作呀!只要把说的话想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是最好的流淌,因为这这文章里面有一个人的想法,有一个人的活法,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对人物的看法。
大芬油画村的画工,因为长时间的临摹,也产生了想去荷兰去看梵高真迹的想法。虽然有很多困难还是经过各方的资助,他到荷兰梵高美术馆,见到了真正的大师作品。

于是他也萌发了自己创作的愿望,希望有一天可以开自己原创画展。

临摹,训练,触发了他的创作愿望。




虽然有浓浓的梵高风,他也开始了自己创作。我喜欢他的画,很朴实水平很稳定。可是没有那十年没有大量的训练,一天画十副梵高一个月工作三十天,怎有今天的创作?
写作打卡日更哪怕200字,鼓励自己和写友们坚持打卡,让我们再次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