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席话
健康饮食也讲色香味
日本人吃纳豆的启示
纳豆,黏糊糊,臭烘烘,还拉丝。入口甜中带苦,名副其实的怪味豆!但是吃下去,预防和康复疾病的功效非常明显。
日本的寺院叫“纳所”。中国的豆豉制作工艺随着佛教文化东渡日本,最早先在寺院落脚,慢慢发展成如今这种色香味俱差的保健食品。所以被称为“唐豆”或“纳豆”。
天生纳豆,是有使命的。它在郑重宣示,为了健康,甚至可以暂时牺牲色香味!这符合上天的好生之德。药难吃,但是可以治病的道理,也是从这条天道中衍生出来的。
纳豆难吃,日本人感觉不出来吗?多年的熏染,习惯了。就像中国的臭豆腐、螺蛳粉一样,多年来粉丝不断,广为流传。这告诉我们,口味的喜好,只要有意乐和时间,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我还是佩服日本人的可塑性。因为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纳豆不但难闻,也很难吃。日本人的适应能力天下一流。
“简单素食” 色香味的奥秘在于“简单”
什么叫“简单”?总的来说,简单,就是不做受累不讨好的事,反对画蛇添足。具体讲有三点——
食材选择尽量坚持天然本色,保留原生态,不做过度加工。比如选择全谷物,尽量多的保留种子的胚芽和麸皮。许多果蔬,如非必要,就不要去叶留茎,去根留叶,去籽留肉。此其一也。
烹饪工序尽量精简,减少程序,比如不推荐炖完了再薰,蒸熟了再炒,煎熟了再烤,煮熟了再蒸。多重烹饪,营养渐少,毒素渐多。此其二也。
不用或少用佐料,调味品添加最好不要遮盖食材的本味,比如芹菜本身含盐,凉拌再放盐没有必要;蒸茄泥自带甜味,没必要再添油加醋,尤其在一日油盐糖摄入总量临界时,更应如此斤斤计较。此其三也。
嘴巴、眼睛、鼻子喜欢的食物,肠胃、心肺、肝肾不一定喜欢。内外兼顾的良策,就是“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