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理&班级管理这一讲教师与学生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但是真正能做到这样一角色的老师我想是为数不多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大多数还是“以分数论英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觉得大部分仍是这样的态度,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做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觉得我最应该提升的是——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和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我想不论是成绩还是道德品质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当然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那么我们老师必须学会和学生沟通,沟通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现在的学生观一样:他们都有自由且相互独立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和想法,所以尊重学生,多一些沟通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有时候学生面对长辈的要求或期许,由于和自己的想法有冲突,他们内心是不接受的,但也不便直接违背,此时我们老师要大胆地去找学生进行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想法,告诉他们老师是想真正走进她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努力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一来孩子才会与我们靠近。

我们每个人所处环境都不同,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因此对学生的失意、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