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行业故事小学语文教师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作者: 温州好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18:45 被阅读197次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教育学生,需要换位思考》发表于《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4期。

此文原题《如果你这样做,基本上是失败的》,题目是编辑改的,变得温和多了。另外,结尾一段被删除,如果您是编辑,应该也是不会保留,其中原因,您懂得:

“结束文章前,再看看题目,突然一个念头闯入我的脑海——我们一线教师的某些失败,其实不只是我们一人的失败,而是整个教育的某种失败!因为,我们也只是“教育棋盘”里的一粒棋子,还有学生,他们更是!是谁在下这盘棋?”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如果你这样做,基本上是失败的

文\杨聪

前不久,一位教师朋友拿了一篇学生的小作文给我看,让我谈谈看法,提提意见。原先我以为他要我点评一下作文,等看了之后,我就明白了,其实他是另一种意思。这种“意思”正是我一直想探讨的问题,而这个学生的这篇作文刚好点中了问题的要害。至于是什么问题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篇作文的具体内容吧:

“几个星期前,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听着听着,就在下面偷偷地对同桌易新新讲起话来。被老师看到了,他停了下来,很生气地说:‘吴燕,站到这里来!’说着,指指讲台的右边角落。我就自觉地走出座位,站在了那里。因为我知道我已经是第二次站在那里了,我不会再哭了。我站在那里听了整整一节课……中午到食堂打饭时,沈小新对我说:‘吴燕,你怎么这么坚强呢?如果是我,早就哭了。’我说:‘我已经是第二次了,所以我也就不会哭了。’沈小新羡慕地说:‘你这一点值得我学习!’我听了心想,我这一点可以值得她学习,我很高兴,为自己感到有些自豪!吃起饭来,也觉得挺有味道的。”

这位朋友说,这个学生上课好讲话的毛病总是改不过来,以前曾提醒过她多次,后来有一次终于忍无可忍,就把她拉了上来,当时她很伤心地哭了。朋友以为这样做对她能有所震慑,没想到她还是老样子。第二次,朋友习惯性地又叫她站到那个角落,本想使她再次经受难堪,以促使她改掉老毛病,没想到她的感受和第一次反差竟这么大,不但没了羞愧与难过,而且还感到高兴与自豪。说到这里,朋友显得有些无奈地说,到底能不能进行“处罚”呢?怎样的“处罚”才能有效呢?如果不“处罚”,那对这类学生该怎么办才好呢?总不能不理不睬,随其自然吧?……

朋友的这些问题,正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一直想探讨的问题,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首先,我不反对恰如其分的“处罚”,但是我认为必须把这种“处罚”换个提法——应该是对有某些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行为上的“限制”与“引导”。从这个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不恰当的“处罚”,尤其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为手段的“处罚”,无论是否有意,其结果都可能迫使学生走上两个极端:一种是自怜自艾,陷入胆小愧疚、自卑退缩的泥潭,有些还可能造成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影响到他们的成长,甚至一生。另一种是由于教师的“伤他自尊”,反而让学生自动地放弃自尊,不要自尊,对教师的任何做法都无所谓,严重的变得如同一些教师所判定的那样“厚颜无耻”、“无可救药”,并乐此不疲地同教师对抗到底。朋友的这个学生好像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她对朋友这样的“处罚”已有了免疫力,从第一种过渡到了第二种,让朋友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更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学生的这种表现还会成为一种学习的榜样,吸引着一些处于同样境地的学生的积极效仿。从这个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个端倪。

为何会这样呢?原因在于,“伤自尊”的“处罚”,说到底,也就是教师采用的一种“精神暴力”,企图在精神上挫伤学生,让他们屈服,以求达到控制学生的目的。而学生呢,除了一部分受伤退却,表面上唯唯诺诺服从之外,大多数都会本能地运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来反击教师。由于学生是弱势者,特别是小学生,在地位和力量上无法同是大人的教师相匹敌相抗衡,因此,他们的“暴力”就会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软暴力”,像朋友的这个学生一样,第一次被拉上去会伤心地哭,第二次就不用教师拉她也会自觉地上去,我想,要是下次朋友又斥责她上课乱讲话,说不定她不等朋友叫她上去,就主动地很自豪地站起来走到那个角落舒舒服服地站着了。这样的话,朋友不尴尬才怪。要知道,当一个学生可以不要“自尊”时,那教师还怎么去伤他的“自尊”呢?这样的“处罚”只能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嘲弄。要是这个学生站在那里一直就不下来,就算教师软硬兼施她也无动于衷,那就轮到教师的“自尊”受到伤害了。此时此刻,所谓的“师道尊严”也就会一文不值了!

学生是学着长大的,教师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有可能还给教师什么,如果教师总是从“伤学生的自尊”中获得快感和威严,那么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学着从“对抗教师尊严”中获得成就和快乐——当师生关系走到了这步田地,即使教师有千万条理由,其教育也是失败的。说教师自作自受,误人害己也是不为过的。

我觉得,教师要想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避免和学生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教育学生时做到“换位思考”是至关重要的。我一直认为,绝大多数的学生,特别是所谓的“问题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他们都不是故意和教师过不去的,总有“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当一个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他就会去思考:学生为何会这样呢?是哪些原因促使学生这样做呢?学生这样做的深层目的或潜意识又是什么?假如自己现在是这个学生,最需要教师怎样对待自己呢?用什么方式既能改变或慢慢地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又能让学生信任自己,而不会疏远甚至对抗自己?等等。

当我把上述的想法告诉朋友时,朋友说自己其实也是明白要“换位思考”的,可是,一遇到这类“问题”就忘了或懒得去想去做了——我也很清楚,像朋友这样的情况也时常表现在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身上。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是这些教师感觉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烦死累死,什么开会、备课、改作业、教学常规检查、培训、职称评定、论文评比、优质优秀选拔等杂七杂八的,已够让自己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和精力去慢慢地“换位思考”那么多的问题?还不如孤注一掷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得轻松便捷。从这点来看,只有真正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才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现实总是不尽人意,当前常听到的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声音,这不过是隔靴搔痒,其实要减轻负担的是教师,这才是根本!

二是我们的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视关乎“考试升学”的“教学”,总是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可以量化的考核来评定和表彰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迫使教师只能陷在对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的追逐中难以自拔,迫使师生们在那么长的时间内,只能在“应试教育”中滚打、挣扎、徘徊……以至很自然地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要是让教师去教课文、讲试题、辅导学生做作业做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考试等,以提高学生的成绩,那教师可以说是全力以赴、不屈不挠,一旦要让教师去“关注”或“引导”一些“问题生”的行为、心理,心灵和思想时,教师就没了兴趣,没了耐性,没了精力,往往用简单或粗暴的方式对待了。因此,难免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了——归根结底,这和整个大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导向不无关系。我们的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历来都大不重视“育人”,不大重视倡导教师对学生行为、心理、思想等的“教育”,虽然有所谓的“德育”,可也是同前几年呼唤和推行的“素质教育”一样,看似有逐步重视的趋势,但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并没有像对“教学”,对“应试教育”那样真抓实干,看得见摸得着。据了解,在多数的学校里,如果一个教师花了很多心思在“问题生”上,领导一般是看不到的;如果在教学上提高了平均分,白纸黑字,那领导一眼就看到了,就会表扬他的勤奋和上进,那么他获得名利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的一线教师的确没时间更没资本去“换位思考”,因为没人看到你的用心和努力,你是得不到肯定的。

当然,还有一类教师是根本就考虑不到要“换位思考”的,这主要是教师的观念问题。这类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心存“教师主义”,总以为课堂就是教师的课堂,自己心里有一把尺子,用自己主观设定的准则去丈量着学生的一举一动,苛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凭自己的性情和喜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结果基本上是越来越出现矛盾,而伤害学生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这类教师只有等到碰了几次壁后才可能有所醒悟……不过,这类教师还是少数的。

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现实多方面的压力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还能充满兴趣地去做到“换位思考”呢?我认为有一个办法比较好,这也正是我近年来在做着的,那就是把这类需要“换位思考”的教育生活事件记录下来,写成随笔。这既是一种纪念,又是一种收获。如果不记,自己的努力什么也没留下,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烦躁和失落,觉得教育成了虚无,回头一看,什么也没有;而记了以后呢,我就会有意识地去做,边做边思考,使自己做得更好。做和写都能有滋有味,那是因为我每次回头,都能看到自己的脚印,哪怕是平常的,浅浅的……

结束文章前,再看看题目,突然一个念头闯入我的脑海——我们一线教师的某些失败,其实不只是我们一人的失败,而是整个教育的某种失败!因为,我们也只是“教育棋盘”里的一粒棋子,还有学生,他们更是!是谁在下这盘棋?

(注:文中学生皆为化名)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读者评语:

知心叶子: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能体会到先行教育体制对学生的毒害,也深感无奈,在风数成为生命线的今天,要弱化分数的作用,体制的改革才是出路。

缴械的刺猬:

  我小学的数学老师,曾经在一次考试后让所有没有考满分的学生依次上台挨扫把打,男生五下,女生两下,决不手软。这么多年以后我依然忘不了那天的情景……幸运的是,我没有叛逆,没有软暴力,只有哭泣。

金湘玉:

 “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的一线教师的确没时间更没资本去‘换位思考’,因为没人看到你的用心和努力,你是得不到肯定的。”——最近常常这样觉得,自己的努力似乎有点多余,谁都不把你当回事。

笑声依然:

  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去想办法教育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尽力了,心也安了~~ 学习温州好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流沉涌:

  突然一个念头闯入我的脑海——我们一线教师的某些失败,其实不只是我们一人的失败,而是整个教育的某种失败!因为,我们也只是“教育棋盘”里的一粒棋子,还有学生,他们更是!是谁在下这盘棋?

~~~~~~~~~~~~~~~~~~~~

  好啊~~~小温,连你都开始动摇了,而且还说出这么反动的话来,看来我们的教育真的是太让人失望了。

        天哪我该怎么办!!!

博艺小鱼:

  支持温州好老师。你的文章让小鱼我很受教育,应该反思下,对学生的惩戒,会不会于与我们的初衷相反。

1green:

        我认为只要老师不做考试的奴隶,学生就不会成为考试的奴隶……

grace1981_109:

      不愧是温州好老师,这么勤于思考,向你学习!

寒烟翠幕:

  老师可以不惧辛劳地不断换位思考,但是谁来为我们在学生面前呼唤理解???

在水的另一方:

  说到底是缺乏耐心。

小小猫511:

  哎,大环境就是这样,这个老师还满有心的,我以前碰到的老师就会一个劲的羞辱学生。

爱睡懒觉的小妖:

  当前常听到的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声音,这不过是隔靴搔痒,其实要减轻负担的是教师,这才是根本!

  ——说得好啊!!!!!!!!!!

绝不泡点:

  楼主没有必要将此类问题上纲上线到教育棋盘的高度。

  我觉得重要的就是在社会大环境不会改变的前提之下。我们个人如何让自己的行为精益求精才是重要。

  如果希冀社会大环境改良,那可能是今后很多年的事情,不会对学生教育有丝毫的帮助。

醉里笑颜:

  我们一线教师的某些失败,其实不只是我们一人的失败,而是整个教育的某种失败!因为,我们也只是“教育棋盘”里的一粒棋子,还有学生,他们更是!是谁在下这盘棋?

  ——楼主这句最能切中要害。

中州老朽:

  问题分析的比较透彻,是个勤于思考的好老师!

火狐0000:

  赞同好老师的说法,任何事情能够换位思考就能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

  • 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教育学生,需要换位思考》发表于《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4期。 此文原题《如果你这样做,基本上是失败的》...

  • 换位思考其实挺难的

    我们在谈到协作的时候常常会提到“换位思考”这个问题,那其实含义我们都懂,但其实怎么做到“换位思考”呢?我们常常以为...

  • 情商课054【升级态度】你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可能全都是错的 ——

    【升级态度】你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可能全都是错的——换位思考 关键点:一、换位思考不容易做到 换位思考可以掌握对方 ...

  • 若灬秋《换位沟通》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换位沟通》 1.换位思考 为什么要进行换位思考? 只有对方把话听进心里,沟通才算成立 要换位思考,应该...

  • 2019-03-27

    人与人走近,需要换位思考;心与心贴近,也需要换位思考;情与情浓厚,更需要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不仅是一份己所不欲勿...

  • 思维定势与换位思考

    思维定势是什么?和换位思考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思维定势...

  • 换位思考

    01 为人知得换位思考,才能处得长久。 所谓的高情商,就是懂得换位思考。 02 生活换位思考,珍惜才配拥有。 生活...

  • 每个人都难做到感同身受

    常说换位思考,可是换位以后,你思考的还是你思考的,你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思考的。当然啦,换位思考时,会更加宽容,会更...

  • 孱夫子言语226

    人人如果是人 ?可以和天道换位思考,换位作用。可以和地道换位思考,换位作用。可以和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

  • 千万别点开,成功的毒酒

    换位思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师,您对学生换位思考,那谁对您换位思考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ej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