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8508/52bc6821189f27d1.jpg)
女儿乐乐,虚6岁,大班,寒假中。因为在当地的公办幼儿园上学,所以没有作业,但是我们自己有在上硬笔课,英语,我也会偶尔教她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工作完晚上回家,和她谈起今天的功课。
我:“乐乐,今天你都做了哪些练习?”
乐乐:“今天把《鹿柴》的第三句全部写完了。”(硬笔老师要求每句话的每个字在练习纸上写一排,12格)拿来给我看。
我:“嗯,写的不错,但是妈妈发现一个情况,你有发现每排的前几个字写的都挺好,越往后就没那么好了。”我停顿了一下,观察她的反应,顺便捋一捋自己的心情,实际上,我心里活动是这样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告诉你,铅笔粗了要刨一下再写,老师也提醒过你,你咋就不记得呢?写字的时候肯定没有用心,就顾着写出来,也不考虑间架结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8508/3755fcff650b52cf.jpg)
见乐乐没啥反馈,我:“哎呀!我感觉后面的字为什么那么粗?你看你看,上不顶天,下不落地,这一排全都落地了。”
乐乐:“对、对、对。”
我:“那要怎么办?”
乐乐:“要是笔粗了就要刨一下。”
我:“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字写的更好看一些。”
乐乐:“写字前先观察老师写的范字,然后在写,要是写的不好,那就在范字上描一遍,一遍不行再描一遍,然后觉得可以了再写。”(实际上都是老师教的方法)
我:“其他的安排呢?”
乐乐:“数学我也做了,做了一张50以内的加法。”
此刻我的心里活动此刻又开始了:“20以内的减法还没弄清楚,总是不停的做加法,加法马上可以做到100了,减法还不会。”
我:“你的20以内的减法现在怎么样了?”
乐乐:“嗯,那个退位的还是不行。”
我:“口诀表有去背嘛?”
乐乐:“就背了两排,11和12的。”
我:“哦,今天是星期四,这个星期还有三天,我们来看看怎么安排一下,好吗?”我把她的硬笔本和数学本放在她的面前。
乐乐:“妈妈,你看,“复照青苔上”还要写九排,那我可以明天写三排,星期六写三排,星期天在写三排,就写完啦!”
我:“哇,你观察的很仔细,按你说的来。那数学呢?”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看着我,面对她的减法弱项,总是不情愿去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8508/c9b30738a72028f9.jpg)
我:“我有一个建议,你听听看,是否可以实行。”我停顿了一下,看着她,她没有反对。“我们可以先放下做加法题目,去把20以内的退位口诀表背熟,这样你可能会发现,你可以做出更多的题目,我们来试一试,可以嘛?”她点点头,表示认同。“你看,现在还剩下13-18的口诀表,明天只需要背熟13,周六背熟14-15。”
乐乐:“16-18星期天完成,这样我就全部完成了。”
我:“对,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的。我们先试一试三天,到周日的晚上再安排下周的,好吗?”
乐乐:“OK!”
注重解决方案,并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自己有解决方案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