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粤港澳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

作者: 李家的晶晶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14:38 被阅读16次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一題記

      我推薦的文章是韓良露的《阿嬤的滋味》。讀完文章後,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最多的是對我奶奶的想念。想起了她為我做的那些菜,比如炒土豆絲、炒粉絲和甜酸炒蛋等家常菜。小時候只貪戀於莫中之美味,長大了以後才品嘗出菜背後所蘊涵的酸澀味。我知道,那是奶奶的滋味,是愛的滋味。那份愛是永恒的,是包容忍耐的。

      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身臨其境,仿佛我就是文中的作者。讀到作者上小學時,有一陣子因為她調皮難管,被爸媽送到了阿嬤家去住。我想起爸媽在我小時候常在外工作,沒有時間照顧我,於是照顧我的責任就落在了奶奶身上。文中的阿嬤會親自到費家拿新鮮的食材,親自醃制食物。而我奶奶則會親自栽種收割蔬菜,也會醃制臘腸臘肉。她們都是講究食物的人。其次她們都很熟悉臨近的菜市場,菜市場裏的人都會跟他們親切地打招呼,阿嬤會跟作者介紹小販們的特色,而奶奶會跟熟悉的小販介紹我,小販們都客氣地說我又長高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埋藏在遙遠記憶中的只屬於奶奶和我之間的小美好。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阿嬤是一個非常愛她的家人的人,她的愛是永恒的,甚至有點私心。她愛她的女兒,可謂“養兒一百歲,長到九十九。”雖然作者的媽媽吃得很好,但阿嬤知,道她女兒不下廚,還是擔心她女兒吃不到阿嬤做的美味特色小吃,因此經常來探望女兒,給她送阿嬤親手做的各種小吃。對我來說,自從我離開了故鄉到千裏之外的香港讀書,就再也沒有機會品嘗奶奶做的拿手好菜。每當我回去的時候,她總是問我怎麼變瘦了,而我為了不讓她太過於擔心總會這樣回答她“我只是長高了,顯得瘦了一點。”。我一邊安慰著她那副愁容,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她做的炒土豆絲。此時的心情總是格外的暖。

      阿嬤不僅擁有那份對女兒永恒的愛,還有一顆包容忍耐的心。在書中,我們知道阿嬤有一個總愛在外面風流的老件。但當她得知阿公出軌後,並沒有埋怨阿公,反而是理智地寫信警告外面的女人,不要再纏著阿公。可見阿嬤總是護著至親,不管他是否做了錯事,都用愛包容著一切,咽下心中的怒大,始終都不嫌棄出現外遇的阿公。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奶奶對我也是這樣的。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家里弄壞了東西,她不會責備我,而是親切、焦急地問我有沒有傷到哪。,近年來,她的膝蓋痛得只好做手術,我才知道她的膝蓋早已經受了骨刺多年的折磨。手術後的她一個勁地埋怨自己花了兒女很多的錢。但我知道她的愛早已超出了金錢之外,她那寧願忍受著痛苦而不願兒女擔憂的愛是無價的。

阿嬤的愛不僅是永恒的,是包容忍耐的,還足以改變:一個人。阿嬤為所愛的人而改變,精通廚藝,源於她認為美食可以拴住老伴的心。起初,美味的宵夜確實可以把外遇的阿公留在家。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終究有一天,阿公還是離開了家,繼續去外面的找女人尋歡作樂。直到阿嬤聽說了基督教傳道士讓她祈禱以後,她開始了做禱告的目常。不知道是牧師的勸導,還是耶穌顯了靈,或者是女兒的話,阿公回頭了。她真的很開心阿公能夠回心轉意,不再在外面沾花惹草。說到底,阿嬤還是太愛阿公了。“愛之深,情之切。”她為了感謝基督教,她改變了信仰,她不僅燒毀了從前崇拜的偶像,而且還很積極地參與教會的活動。阿嬤為了她的愛人改變了信仰,讓我回憶起了奶奶求神拜佛的情景,我還清楚地記得,她念叨的禱文是:“希望在外工作的家人 平安順利,希望正在學習的孩子聰明伶俐。”雖然奶奶的話語很樸實,但是這其中包含著奶奶對家人無限的濃濃的愛。阿嬤和奶奶都為了愛的人付出了一切,不管是在廚藝上,還是在信仰上。值得讓人敬佩!

雖然阿嬤和奶奶的愛是偉大的,是不計較的,但她們所愛的人卻沒能夠給予她們同等的回應和關愛。如文中生在福中不知福的阿公,他竟然不滿足於阿嬤無微不至的照顧,竟然還在外面找女人;燼管我明白奶奶的愛,但我總是以各種理由把她冷落在一旁。燼管她努力學習使用智能電話,只是希望能跟我保持聯絡,就像文中的阿嬤一樣,想用美食拴住老件的心。奶奶以為只要學會了使用智能電話就可以縮短地理的差距,縮短彼此的距離,但我總是以忙碌為由,忽略她傳來的一句又一句的問候。讀完這本書籍,我頗有感悟,體會到了來自老人無私的愛,我深知是時候反思一下我們應該如何回應他們的愛。我們的時間還很長,但是老人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他們需要的是子女親人的陪伴。我決定回到故鄉去,看望陪伴目漸年邁的奶奶,像她小時候照顧我一樣,為她做好吃的食物、、為她剪指甲、陪她聊天....聽她把她想對我說的話說完,把她對我的愛學會。最後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選擇看一下這本書籍,相信大家都會從中獲得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有感

相关文章

  • 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一題記 我推薦的文章是韓良露的《阿嬤的滋味》...

  • 人生,何處是歸途

    人生本就是一場相遇與離別 不知何時相遇,也不知何時又離別 誰能改變?誰能真正的擁有?誰能留住自己要留住的?誰又能保...

  • 黄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 》

    《清平樂·春歸何處 》 宋 · 黄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唤取歸來同住。 春無踪迹誰知。除非...

  • 吳江夜雨

    吳江新雨夜入湖, 飛馬盡歸山雨無。 何處新聲替新水, 不知新日朝與途。

  • 人生歸處——讀通札記(1692)

    讀柏楊白話本《資治通鑒》之《卷162》,感:1、人生歸處。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塵歸塵,土歸土,一切歸虛無。竊以為是...

  • 。。。萬染歸淨淨歸何處。。。

    ——无题—— 风化朽中木 许经数百载 此生因缘至 莫叹本无材 无情则法性 离即了尘埃 ——沙門釋萬淨/乘戒 ——诸...

  • 情傾於你

    半山秋暮皆可溫,落日寒陽是歸途。 斜陽又照深林處,眾星閃耀皆光芒。

  • 忙趕路,歸何處?

    忙著趕路,忘記了出路 公司人才盤點,我很懷疑“那些人”是否能夠分辯哪些是人才,哪些不是?我是嗎?不是公司模糊、混亂...

  • 《拜师无果》--随笔古诗(繁体)

    我今拜師去,誤入何處村。幾處逢人家,無處告知曉。 ------扮途人

  • 小小的阿嬤

    我总喜欢叫祖母为“阿嬤”,因为她只是我一个人的祖母。“阿嬤”是家乡对祖母的称呼。 阿嬤的个子不高,一米五的个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處是歸途                  一讀《阿嬤的滋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ua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