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醒了眼睛睁不大开,就闭眼听得到,正好听到罗胖讲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讲到意义炼金术。而前天我又写过一篇看见的力量,忽然发现可以更加升华一下,我也结合自己的理解讲下意义、认知与行动。
我的观点是,意义是驱动我们行动的源泉,而认知让我们行动少走弯路。所以意义、认知、行动这3点构成一个三角形。
意义是主观的,甚至有时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上。比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他的本意不是要去贫穷的美洲,而是要去遍地黄金的印度。很多人创业,他的意义也不是一开始就要做那么大的事业,而是从要解决一个小点出发,甚至有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如果他对创业的艰辛有着准确的认知,也许就不创业了--老老实实打工多稳定舒服。但反过来,如果人都非常理性,都认知到一切都是空,要那还要努力拼搏干啥。往往很多抑郁患者就是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所致。反正我还是想把人生过的更有意义的。
而认知是你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反而是客观的。我们认知越准确,越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我们就能做出更准确的应对和选择。有的人悟性强,有的人悟性弱点,但认知不是天生产生在你的脑子里的。我们从娘胎开始就在不断认知:会饿,要喝水,冷热明暗,父母,玩具,一切一切都是逐渐在脑子里映射形成,父母和环境在不断建立我们自己的认知。到现在我们仍然在不断认知,从自己经历中学,从别人的故事中学,从书里学,跟大牛学。有的认知能让我们赚钱,有的认知让我们更有学问,有的认知让我们更淡定。从这个意义上,追求认知提升也是一种意义。
最后行动是实现意义建立更深层次认知的基础。你也知道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知道要有成功就得努力拼搏,知道能力是可以刻意练习形成。但如果没有行动,只是躺在床上,窝在家里,那认知就只是浅认知。你只有去行动了,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思考,才能形成更准确更深层次的认知,才能够达到你可能都没想过的地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你也可能会失败,但这就是VUCA时代的特点,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除了坚持去行动,同时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外,别无他法。
人类拍摄黑洞照片是为了更好的认知宇宙的形成和湮灭规律,这就是“看见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仅仅是看的能力,同时也是指引我们去看去行动的力量。
总结下,就是给自己一个认为有意义的目标,通过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即使你最后没有实现目标,也是很有意义的事,不是吗?
一个小广告,元芳最近又在做一个自己觉得有点意义的事,我在腾讯课堂开了python公开课,6次课让大家完整掌握python,欢迎大家来学习。认知程序世界,理解程序员思维也是很有意义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