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论语大讲堂
怎样处理义与利的矛盾——论语贯通81

怎样处理义与利的矛盾——论语贯通81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8:27 被阅读23次
怎样处理义与利的矛盾——论语贯通81

上面讲仁者要以道为目标,从结党就可看出这个人到底以利为目标,还是以仁为目标,以道为目标。那么,我们是要完全放弃利吗?显然不是!孔子也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利其实也是可以丰富人生的。那么,如何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处理利的问题呢?

下面4.10--4.17为一个段落,探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仁是一种心地的修养、一种待人接物的心态。而处世的智慧,如何把握仁适宜的度,要注意一个义字来配合。仁与义要合用,仁才会逐渐进步,才会在生活中磨炼与修养自己,从而把握好义与利的度,平衡安身立命之道。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家可先把原文串一遍,理解一下为什么这几章可划为一段。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怀德与怀土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突然提到礼让为国,与义利的问题有关联吗?为什么讲忠恕、讲一以贯之,与义利又是什么关系?我们只有这样读《论语》,才能抓住贯穿文章里面的那条线。

相关文章

  • 怎样处理义与利的矛盾——论语贯通81

    上面讲仁者要以道为目标,从结党就可看出这个人到底以利为目标,还是以仁为目标,以道为目标。那么,我们是要完全放弃利吗...

  • 义与利——《资治通鉴》读书笔记40

    义与利之辩,从古至今有之。 《论语》中关于义利之辩的话不在少数。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看《论语》,孔子很少直接谈利。说到利也是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夫子重义轻利。 我们凡夫俗...

  • 义与礼如何理解——论语贯通72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 前面讨论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

  • 君子——做人的精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论语》,其中君子喻于义中的义就是“仁”,“仁”...

  • 20200829读书笔记

    阅读1小时,总计1340小时,第1285日 阅读《中国政治思想史》第5章 义与利的矛盾并不是“义”与“利”两者之间...

  • 里仁篇4.16、4.17

    《论语译注》 4.16 子曰:“君子⑴喻于义,小人⑴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 读《论语》的二条主线—论语贯通08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是想把孔子的思想与《论语》这本书的逻辑脉络进行梳理贯通。而要贯通《论语》的整个逻辑脉络,必...

  • 义利之辨

    《论语·理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辨析:这是孔子...

  • 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意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处理义与利的矛盾——论语贯通8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c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