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会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好多知识。你所接触的东西有时候太多,反而不好,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把它变成你自己的,这时候就需要你去研究去找到适宜自己的方法。
内化:是将看、听、想等思维观点经过内证实践,所领悟出的具有客观价值的认知体系。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
我搜了一下内化这两个字发现它是心理学上的东西(思考),还挺复杂的,我也就没怎么深入了解。
就很自然想起高三数学老师天天挂在嘴边的“消化”二字。每次一讲习题的时候啊,她的暴脾气就上来了,老是说这道题怎么样怎么样,在哪里做过,做了几遍啦,等等。然后讲完了,说让我们好好消化一下。消化的过程才是最恐怖的:首先找到题目所在的考点,把那块的知识点背诵总结一下,接着订正错题加上解析过程,还要举一反三;最后下次上课时,出题目现场做。高三一年,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排名蹭蹭地上升。(结果我们的语文和英语持续下降,我们还是文科班,连理科班都超过我们班了,捂脸(*/∇\*))
高中印象最深的竟然还是英语老师,估计要让我同学知道了,肯定会。。。。她应该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讲课呀没有生气。班级睡倒一大片。她的讲课通常很固定很死板,一个一个知识点的灌输给你,让你去背,然后默写,囫囵吐枣式的。我们都get不了哪些是重点,她的这种教学方法据说她都用了20、30年了,时代在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让自己能够高效率地记住知识的方法。一个单词你要默写出来,能够自己造句,把它应用到写作中,这才算是你自己的了!而不是一味地输入不晓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