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经常挖坑又拖延着不填的人,最近在疯狂地写以前落下来的好几篇连载。其中的一个故事写着写着就变味了,人物不受控地偏离了最开始的路线。
我惊叹自己还是不擅长写感情戏的时候,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我对不起还在等《情深》连载的读者。”
那个时候我还挺崩溃的,这个故事不能停更,但自己感觉写完发出来有点对不起读者朋友。
过了一会儿,之前作某写作训练营的辅导员认识的一个姑娘问我一些事情,在回答之后,姑娘说她读过我写的小说,觉得很棒。
我当时特别惊讶,根本没有想过还有默默关注自己的读者。
她说她读东西很慢,能够从我的一些描写上品读出内容,觉得我写得很用心。
那本小说,我写得很辛苦,但是我很享受那个纠结选择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典型处女座的细节控和完美主义导致的,竭力做到落在纸上的内容都是有隐喻的。最开始故事发布的一个月,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水花。自己也反思了一些关于剧情人物和叙事风格上存在的问题,就决定停更这个故事,把后面的章节重新写一遍。距离那次停更已经一个多月了,但这一稿我迟迟没有下笔。
我知道不破不立,但“破”这个过程真的有点艰难。
我写作的习惯是缓慢叙事。也上过一些写作课读过一些欧美的写作教材,其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在说“戏剧冲突”。说实话,我并不擅长。抱着这个疑惑我向一个认识的画家询问,他说总会有人喜欢看缓慢的,你不需要改变自己,艺术追求的首要前提就是对得起自己。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会有读者能够很细致地品读故事。但是有的时候也的确心里会不舒服,觉得好像没有人会喜欢这种题材和风格的故事。可能是这条路,自己走惯了,觉得自己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自己什么都能做。可从创作之中脱离出来,就算是看着在增加的阅读量,可还是感觉自己没有获得认可。
收到这个读者的微信时,长时期的自我怀疑和纠结一下子烟消云散,原来我做的一切并不是在完善自己,而是真的会被读者认真品读。最开始的时候我把这篇文章起名叫“认同”,但写着写着,我觉得认同只是一个小方面,而这个读者给我最大的支持是她在很认真地读,她很尊重我的作品,她也真的从我的作品中获得了一些力量。
后来再想想,这个不就是我对作品的追求吗?能够经得起读者的反复阅读和推敲,被读者认真阅读并且会让读者产生思考获取力量。
曾经有朋友问我,如果你写的小说一直都没有人喜欢,你还会写下去吗?我当时说,如果写到30岁还没有人喜欢我的小说,我应该就不会写了。那个时候,我也是把创作当作职业,那种因为热爱所以孤注一掷,如果没有获取陌生人的认同,那我真的适合做这个职业吗?就应该考虑转行,然后兼职写作。
但创作的时间越久,越发现自己想要的其实并不是从作品上获得的认同。在没有认同的日子里,我也依旧每天快快乐乐地写新的故事,纠结细节彻夜不眠。明知道大多数读者喜欢看的风格类型,却偏偏要继续写自己的故事。所以说认同对我来说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如今我的满足点很低,不管大家会不会喜欢我的故事,如果有读者很认真读过而且能够感受到我在很用心地写,我就已经开心了。
认同很重要,但我知道目前自身的局限,作品让很多人喜欢还有些难度。相比于这个我会更开心读者会认真读会产生思考。我想“谈写作特训”带给我们的也是这个,大家的文字都被郑重地对待,整个人在写作上的幸福感不断UP。
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个来自陌生读者的反馈,完全让我原地复活,很久都没有睡好的我昨晚睡得很安稳,也让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真的很谢谢这个素未谋面的读者还有在简书里一起写作的小伙伴,当然还有我们的主编和班长,让我能够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中书写,彼此成长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