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喜欢看电视,做完作业总嚷嚷着要看,说好的时间也总会拖延。因为她视力不好,近视眼的妻子对此很敏感,持杜绝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完全没有电视、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童年生活一定会有缺憾,成年人都会成瘾的东西,不能笼统地说弊大于利。越不让她看,好奇心越重,反抗情绪愈演愈烈,所以我时常也会睁只眼闭只眼放纵她少看一会儿,毕竟我们也是从小长大的过来人。
小时候我们家有了电视是八十年代初,当时两三岁的我还不太记事儿。父亲是村里方圆十里的能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搞了不少副业,家里的生活条件蒸蒸日上,应该算是当年人人羡慕的“万元户”了。据说我们家的电视是放在院子里看的,房顶墙头都蹲满了人。每到黄昏时分,劳动收工的农民、放学回家的孩子们纷纷从四面拥来。父亲会很神气地抬出上房屋里的八仙桌放在门口,抱着房顶上竖着的高高的天线左转转右转转找台。“有了有了,左转右转,过了过了,再回来一点——”姐姐们围着桌子叫嚷着,指挥着,迎接着即将到来的热闹的人群。
院子里很快坐满了人,比村头放电影还阵势。好奇的二大爷相到电视机侧面,瞪大眼珠子往里瞅,一定要看看里面还有多少人,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上高中的大栓子忙着给大伙讲解电视信号是如何从天上的卫星传播到那个简陋的天线上,又从那根扁平的彩色线输送到电视里,呈现在屏幕上,听得人们更觉得神奇,伸长脖子仰望星空,目光一溜儿顺着天线落到屏幕上的人影儿上,纷纷感叹原来高科技也和神仙差不多!
【无戒学堂】儿时的电视瘾《霍元甲》开始了,叽叽喳喳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得聚精会神,电视屏幕的光影投射到人们僵硬的脸上,引来越来越多的飞蛾、荧火虫挡住视线,连同起身去尿尿的人一同被人嫌骂。可惜这电视剧一天只播两集不禁看,大家一眼不眨看得正入神呢就结束了,散场的时候嘴里牢骚满腹,骂这短命的电视,也骂剧里的日本gui zi。拖着一身的疲惫披星戴月地回到家,晚上做梦还在想着结局。第二日见了面讨论的也是剧情,小孩子们则扮演英雄的角色,相互打斗追逐,见着高处一跃而下练习一番轻功!小小的银屏里装着大千世界,放飞了农人的心!
长此以往,我们家的院子遭了殃。每天早晨,母亲边打扫脏乱的院落边发牢骚,不许父亲再招那么多的人来。父亲也为墙头上摇摇欲坠的土坯操心,决定闭门谢客。这下可急坏了乡邻,絮絮叨叨围在大门口不肯离去,小孩子们都露出哀求的目光,有人竟骂父亲小气,引来一堆不满。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撺掇父亲卖门票,让那些远处的外村人掏钱,兴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母亲也会劳有所得,“见钱眼开”!
于是就有小朋友拿着二指宽手写着伍分钱带名章的小票到处兜售,一时间传遍乡野。人们奔走相告,不但没赚到几个钱,反而恶名远扬,谈论的焦点话题不再是电视剧情,变成了对父亲的吝啬诽谤,还有人扬言要用弹弓瞄了他的“宝贝”。一向慷慨直率的父亲气得暴跳如雷,当即拔了天线,封了电视,弄得大家都没得看了。于是支持父亲的人们又开始指责那些不识趣的人,为父亲打报不平。这场风波过后,父亲的电视依旧搬到院子里看,那些说过风凉话没安好心的人也不好意思再来了。没过多久,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都动了买电视的心思,风靡一时!不过父亲一直是个前卫的人,我家的电视从黑白到彩色,从十四寸到二十五寸,每年都在更新换代,引领着新农村的新潮流!
【无戒学堂】儿时的电视瘾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姊妹四人从小就过足了看电视的瘾。夏天坐在院子里,冬天爬在被窝里,电视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记得年事已高的爷爷也极爱看电视,为此父亲在爷爷住的小屋和我们住的上房屋隔墙上打开了一个小窗,还按上了一对儿精致的小窗扇,连接起我们一家人的快乐时光。
当然看电视对我们影响也很大,主要是对学习。每次别人在兴高采烈地看电视,自己独自写作业的时候,心那能静得下来,都有可能把影视人物跃然纸上,晚上睡觉也是听着电视入眠!电视帮我们拓展了视野,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却把我们留在了原地,没有学好文化知识,没有出去闯荡社会,一辈子也没能像父亲一样走在别人前面!
现如今包括电视在内的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手机、电脑、平板的普及,更新换代之快令人目不遐接。它们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毒害着青年一代。他们的视力普遍下降,一家人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迷恋网络社交、游戏成瘾。这些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焦虑的难题。
【无戒学堂】儿时的电视瘾好奇、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抵制电子产品诱惑的能力还很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已经身处触屏时代,大量依赖电子产品,渗透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一味的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像大禹治水一样疏导才是正确的。我们要让孩子利用好这些先进工具,有选择性地加以运用,特别是对孩子们容易沉迷的游戏、交友等APP要限制和引导,和孩子约法三章,共同选弃良莠,严格控制时间,教会他们如何去管去用,不能阻隔他们融入社会,因为我终究得放手。
想想我们儿时的电视瘾,回味我们对电子产品从认识到依赖的过程,顺应时代潮流,做个开明的“数字移民”,引导好我们的“数字土著”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