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领袖孙中山

作者: 3c呀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1:19 被阅读130次

    时光匆匆,疾如流水。在这滚滚的历史烟尘中不知湮没了多少英雄豪杰!

    一百五十年前,一位伟大的人物诞生在广东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时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山村里出来的孩子会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一场怎样的风云。虽然从伟人诞生之日至今已有百余年,但我们依然能清楚地喊出他的名字:孙中山——一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民主主义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

    是啊,尽管英雄已逝,但其精神仍在,功绩依存。

    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我们能看到他在坎坷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跌跌撞撞,但他却从未动摇过自己振兴中华的志向。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一个贫寒的农家,小时候他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鱼,上岸嬉戏。男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打仗”,每当这个时候,孙中山都是当然的首领。在小村有一位太平军老兵,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可是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义,石达开打得曾国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孩子们听得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孙中山。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说小帝象长得像洪秀全,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同村的孩子们都叫孙中山“洪秀全”。世事难料,没想到的是小“洪秀全”最后真的把庞大的清王朝给推翻了。

    广东由于“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和三合会等反清帮会的长期活动,民间对于清朝统治一直不满,大家对反清的活动和言论都持默许的态度。这种生活气氛使孙中山从小就萌发了反清意识,而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两广和福建一带,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用他们以生命和辛劳换来的财富滋养了家乡,也滋养了祖国。可是,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尽起码的义务保护华侨,反而将他们看作“弃民”,百般歧视、搜刮和迫害。在海外挣了一点钱,叶落归根的华侨,往往会受到无端的欺凌。童年的孙中山曾亲眼看见过同村的一位归侨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铺就被盗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对此却不闻不问。看着悲痛欲绝的归侨商人,小帝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一系列亲眼目睹的残酷事实之后童年孙中山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了。这也为日后孙中山武装反清,革命救国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青年时期,孙中山还没决心要推翻清廷,那时他还想着借助清廷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报国的志向,但是这实现抱负的第一步尚在摇篮里便被无情地扼杀了。1894年,孙中山闭门十天,写出了长达万言的《上李鸿章书》。信中,孙中山首先申明自己的不凡抱负和知识背景:“……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接着,他提出了四条“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孙中山在信上说,如果清政府采纳这些主张,“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20年,必能驾欧洲之上”。在王韬、郑观应等人的帮助下,孙中山来到天津,把万言书送到了李鸿章的府上,但自己并没见着李鸿章。李鸿章以“军务匆忙”为由,推辞说:“打仗完了以后再见吧。”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夕不忙里抽闲接待孙中山,很正常。但对孙中山的影响却很大,他在上书李鸿章的路上亲眼目睹了社会底层劳苦大众所受到的剥削和清政府官员对他们的熟视无睹,自此他断了为清廷服务的念头,树立起推翻清朝的理想。

    ·在上书受阻后,失望的孙中山感觉“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就在这年年底,孙中山来到檀香山,集约当地华侨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正式开始了他的革命路径,此后孙中山便毅然扛起革命的大旗,走在了革命道路的最前头。

    虽然在苦苦筹备的广州起义中遭叛徒出卖而导致起义失败,但在艰苦的十年战斗历程中兴中会积极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为民主革命的开展作足了精神准备。此后,随着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革命形势的发展已经把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党提上议事日程。于是同盟会便应势而生。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同时,同盟会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和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宣扬革命的正义性与必要性, 痛击保皇派鼓吹的君主立宪谬论。对保皇派斗争的胜利,促使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从1906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国,是革命势力和反动势力的一场生死搏斗。武装斗争是斗争的最高形式。敢不敢坚持武装斗争,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孙中山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始终把武装装斗争放在主要地位。他是最先发动武装起义的旗,又是败而不馁的悍将。他亲自组织了六次起义。其中镇南关之役,还亲临前线,点放大炮,为伤员裹伤,革命士兵深受鼓舞。1910年2月12日,孙中山又在广州发动了新军起义。这些起义相继失败之后,不少革命党人灰心丧气。孙中山满怀革命热情激励他们“一败何足馁,吾囊之失败,几为举世所弃,比之今日,其困难实百倍。今日吾辈虽穷,而革命之风潮已盛,华侨之思想已开,从今而后,只虑吾人之无计划、无勇气耳”在孙中山的鼓励下,大家重新鼓起勇气。经过精心策划,又于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再一次悲壮地失败了。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却不断地激励了革命党人,唤起了群众,积累了革命经验,沉重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正如孙中山后来说的,“不特敌人为之胆落,亦足使天下顽夫廉,懦夫有立志矣。”特别是黄花岗起义,革命志士“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了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成”。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起义的失败,为后来武昌起义的胜利奠下了基石。

    武昌起义以后,虽然全国有十五省宣布独立,“三分天下有其二”,但这些独立省分大都是看到清廷人心尽去,大势无可挽回,便顺水推舟地倒向革命的,胜利并不巩固。旧的反动势力并未受到致命的打击。特别是袁世凯控制的数万北洋军,对革命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革命军虽然斗志旺盛, 数量不少, 但并没有经过认真训练,军响不足,武器装备又不如敌军,双方力量对比,胜利殊无把握。加之各国虽然宣告中立,实际上却在积极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面对这种局势,革命党人要建立和巩固共和制度,仍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孙中山在为建立和巩固共和制度方面呕心沥血,尽了最大的责任。

    之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一次会议休息期间,孙中山刚在休息室坐下,侍卫队长就进来报告说,有个八旬老人特意从扬州赶来要见他。孙中山连忙让他将老人请到了休息室。孙中山正打算迎上前去握手,那老人却把拐杖一扔,跪下向孙中山行三拜九叩之礼。孙中山连忙把老人扶起来,老人用昏花的老眼仔细打量孙中山,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着。老人说:“我没有别的事,只是想来见见大总统,看看民主共和同皇帝朝廷有什么不一样。”孙中山耐心地解释说:“老人家,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就像是黑白两种颜色,完全不一样。在民主国家,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我这个大总统只是全体国民的公仆而已。总统在职一天,就要为全体国民服务一天。”“国民公仆?”老人感到十分新鲜,问道,“那么,这公仆还可以更换吗?”“当然可以换。美国总统是四年选一次,我们今后也要这样办的。”老人听了,激动地扶着拐杖走到孙中山面前,又问:“大总统如果离职不当了,那做什么呢?”孙中山握着老人的手,诚恳地说道:“大总统离了职,就回到老百姓中去,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我孙中山随时准备去当老百姓!”谈完话,孙中山把老人送到门口,命令侍卫开车将老人送到旅馆。老人辞别了孙中山,高兴万分,不停地小声说着:“我真的见到孙大总统了!我总算是见到民主了!”由此可见孙中山践行民主思想之真切,爱国爱民之深沉。

    谈起孙中山,人们脑海里首先呈现的词语便是辛亥革命了。曾有学者给孙中山下了一个定语:孙中山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当然他晚年推动了国共合作,也推动了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但是他最重要的功绩,毫无疑问的是辛亥革命。的确如此,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用共和国取代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它刺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维新运动有创新的地方,它想西化,让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是它没有彻底粉碎皇权。而只有共和制才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后来的斗争开拓了道路,是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尽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依旧没有停止过对救国图存的探索,可以说孙中山先生把他一生的时间都用来做一件事——振兴中华!

    正如后世人所评:用无数次失败,换取了最大的成功,失败与成功的交替,铸就了他的人格。公而忘私,救国救民,百折不回,愈挫愈烈,是他留下的遗产。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中国的,是伟大的。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是伟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革命领袖孙中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lg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