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在沙发上看书,好友琳子打来电话。
她忧心忡忡,她和相处十年的老友闹掰了。
琳子有一个相处好多年的好闺蜜晓晓,晓晓年长琳子几岁,所以她一直称她晓姐。
琳子是在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时认识的晓姐,晓姐是琳子的客户,在多次工作接触中,她们相处得很好,后来发展成了朋友。
当时琳子刚毕业,在这座冰冷的城市中没有朋友。她很倔强,工作起来特别拼命,忙起来总是忘记吃饭,晓姐对她很好,在琳子加班时给她送热腾腾的牛肉面,也经常请她去家里吃饭。
所以,晓姐对于琳子来说,就像冬日里一束和煦的阳光,给了她汨汨温暖。
她很珍惜和晓姐之间的友谊。
这几年,琳子工作越来越出色,做了传媒公司的总经理。晓姐的儿子出生,升级为妈妈,两人的关系也一如往昔,琳子给小朋友买玩具买零食从不吝惜,依然常常去晓姐家玩,像亲姊妹一样。
后来晓姐把琳子介绍给她的邻居莉莉认识,莉莉是个温婉随和的中年女子,做文职工作,闲暇时间较多。
晓姐去年升职后,工作越来越忙了,所以琳子约她时,她经常没有时间。因为晓姐和莉莉关系也很好,所以琳子约不到晓姐时也会和莉莉一起逛街吃饭。
对此晓姐颇有微词。她觉得琳子是她的好朋友,而现在却和莉莉走得更近。
有一次,莉莉的女儿生日,邀请琳子参加。琳子就打电话和晓姐商量,该准备什么礼物之类的事情。
晓姐当天没有时间参加,而且她觉得琳子太过重视,比对她儿子生日都上心。所以闷闷不乐,还嘲讽琳子说,她现在是人家女儿的亲小姨呢,那还不得包个大红包。
琳子很委屈,她和莉莉关系好,也是因为莉莉是晓姐的邻居是晓姐的朋友,而晓姐却因此和她产生了隔阂。
过完生日后,晓姐也不再联系琳子了,琳子给她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也把她们三个的微信小群给解散了。
琳子很伤心,当时也跟我提及过。
我说,朋友渐行渐远很正常,没有人可以陪着我们走一辈子的,不要太过在意了。
可是琳子确实十分在乎她们之间的感情,毕竟是十年的好闺蜜。
琳子这次给我打电话之前,刚去赴了约。时隔近两个月,她们俩另一个共同好友约了琳子和晓姐一起在琳子家楼下用餐。
朋友本意是组个局缓解一下她俩紧张的关系。结果,晓姐对琳子一通批判,主旨思想是琳子和莉莉走得太近了,已经超越了她俩十年的友谊,态度很决绝,说即便是她俩和好老,也还是有间隙的。
最后不欢而散。
琳子郁郁寡欢,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无心之举,给晓姐带来了这么深的影响,而且突然开始怀疑自己了,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
我说,你和晓姐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是需要给彼此留一定的空间,友谊和爱情一样,不能太满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目前就算是和好了,也回不到最初的感情了。
琳子若有所思。
其实谁对谁错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很简单,朋友也好,家人也罢,喜欢就在一起,累了就躲远一些,谁也不要勉强谁。
我们热忱地对待自己对待朋友对待每一份关系,但是不要把任何一份关系看得太重要了。
善待自己,就是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所以,很多关系该释然就释然吧。
生命中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恩的是帮助过我们的贵人,值得我们交往的是彼此尊重,彼此平等,彼此善待的友人,而不是沉浸于一段关系中越来越否定自己,生活的宁静与安稳,来自于和让自己内心舒服的一切相处。
前几天看到一段话,舒服就像四月的风和九月的雨,让人心有慰藉,又自在清新。舒服的关系,亲而又间,熟不逾矩,不舒服的关系绑得太紧,身心俱疲。生活已经很累了,就不要再勉强自己维系一段不舒服的关系了。
最近我觉得自己的社交恐惧症越来越严重了,很多时候更愿意自己宅着,待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圈子越来越小,生活越来越简单。保持理想的体重、工作、读书、带娃、自律、克制努力提升自己,不纠结,不迷茫和每个年龄段的自己舒服的相处。
不取悦,不迎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任何觉得心累的关系都懒得去经营,也不再主动去联系了。亲疏随缘,爱恨随意。
前路漫漫,想攀更高的山峰,想看更美的风景,想和舒服的一切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