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读后感

作者: 朝西的向日葵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12:05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俄】康·帕乌托夫斯基著的《金蔷薇》,其中第一篇《珍贵的尘土》,讲了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男主人公夏米的爱卑微到连暗恋都不敢被女主人公知道,作为一个打扫街道作坊卫生糊口的人,为了送女主人公一朵代表好运的金蔷薇,收集首饰作坊里的尘土,筛土淘金,最终锻造了一支极其精致的蔷薇花,却无缘送给他爱的人,悄悄死亡。最终,蔷薇花被一位贫穷的文学家购买,显然,文学家是感念蔷薇花里面夏米的故事,同时也赋予了这朵蔷薇花更深刻的启迪意义。

        01 最打动人心的是不起眼的小人物背后的真情实感

    老文学家在自己的札记中感慨:“夏米的蔷薇 !我认为这朵蔷薇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创作活动的榜样。奇怪的是没有人花力气去探究怎样从这些珍贵的微尘中产生出生气勃勃的文字洪流。”

    就像我们写作中,总是找不到我们想要的感动,浮于表面,要么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要么是无病呻吟的哀戚,要么是令人沉迷的爽文。真正深刻打动人心的,总是那些不起眼的人物背后挣扎的灵魂,正在默默承受超乎想象的情感。而真正能打动人的,正是人心中的那一点爱和暖。

      02 扣人心弦的素材总是悄悄隐藏在生活琐碎当中

    每一分钟,每一个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次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里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写作的过程和夏米淘金的过程一样,当我用尽心机收集回来的,看上去可能就是一些毫无用处的尘土,有心人却能看出这些尘土里有闪光的黄金。于是,用心筛选,最终留下的就是那些我们珍视的黄金,此时的黄金早已不再是承载着物质欲望的黄金,而是更久远的记忆,更深刻的思考,更高洁的理想。

    03 最高级的创作目的是利他

    我们的创作旨在让大地美丽,让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的呼声,让人类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像不落的太阳一般光华四射。

    写作是基于抒情、记录和达意三个维度展开的,给我们的无处安放的情绪洪流找一个出口,是个人对抒情的需求;让我们既不忘初心,又不惧未来,这是我们记录的需求;而这最后一个达意,出发点在个人,落脚点却在于对方。这就意味着:我表达的意思,你需要与我共振,与我共斗,与我同行。

    磨练自己尚且艰难,唤醒他人更是难上加难。否则鲁迅先生也不用那样的痛苦,永远也忘不了教科书上“呐喊”那张扭曲的脸,还有《狂人日记》里各种荒诞的故事,鲁迅先生的痛苦和呐喊,就是呼唤更多的人为自由而斗争号角。

    步入社会之前读鲁迅、读王小波的文章,总觉得隔了层什么东西,总有种模糊、不知所云之感。可如今读来,启人心智这样的评价已经不足以表达我对以上两人的敬意和感佩之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蔷薇》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mf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