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逢中秋佳节,餐桌美味佳肴端上,鸡鸭鱼肉,海鲜应蔬,种类繁多,色香俱全,但总是感觉缺点什么。
回忆少年时代,小镇商品缺乏,月饼需要到唯一的一家百货店排队买。眼巴巴看着叔叔阿姨手里拎着一小提纸包月饼,踮起脚尖探着脑袋,盼着喊到自己的号码……从售货员手中接过盼望多时的月饼,捧着激动的心急匆匆地跑回家,还要等待母亲对月饼的分配方案。那块月饼的味道,很香,很甜。那时中秋的味道,几乎最大意义就在那平时享受不到的月饼。
中学时代,生活在河北乡下。中秋的味道是外公煮玉米时锅里散出的香气,是和几个表姐围坐在果树下数鸭梨时飘过的甜味。中秋节餐桌上是外婆端上来热气腾腾的地瓜,是患者答谢外公这个赤脚医生而送来的特殊包装的月饼……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我陪外公听着收音机播放的京剧,外婆轻轻抚摸着卧在桌脚下的小花猫。
再后来,多年异地求学工作,几乎同样的中秋过法,重复着,伴着奔波,掺着孤独,模模糊糊。
求学就业,结婚生女,父母搬迁,兄弟姐妹分散各地,小小家虽是饭菜丰美,却总是显得冷清,多年来大团圆几乎变成了一种奢望。
电话、视频,沟通的方式确实便利,有声到有像,问候也确实及时。明明白白知道那两位祖辈老人已离开多年,那个地方,那段往事,已经远去,但随着岁月的发酵,却越发怀念。清清楚楚知道父母的家随时可以去,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却越来越想念童年家的味道、母亲饭菜的味道。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品味味道,怀想过往。人生片段连缀,味道种种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