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玛格丽特之死

作者: 雨落圆荷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9:52 被阅读10次

《茶花女》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熟悉,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如同茶花一样美好的女子,却命运多舛,本来遇到了真爱,却遭到阻挠,最后她的惨死也是令人扼腕叹息。但本文所要论述的并不是过去被人说烂了的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而是玛格丽特之死的伦理因素。玛格丽特的男友阿尔芒并非是一个软弱无主见的裙角男,他在遭到父亲的反对后并未退缩,一直都在抗争,反倒是玛格丽特主动提出分手。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故事情节,阿尔芒的父亲并非是陆游他妈,焦仲卿他妈那样完全不通情理的家长,后来他亲眼见到玛格丽特也承认她是个很好的姑娘,但因为她的妓女身份,如果同意她和阿尔芒结婚,就会让他的女儿,也就是阿尔芒的妹妹的婚事告吹,因为未来的女婿家里很忌讳这个,所以他希望玛格丽特如果真的爱阿尔芒就为他考虑,不要让他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过去的论者多认为阿尔芒的父亲伪善,但其实他的想法也并非不通,因为在当时那样的社会,任何家长都不可能同意儿子娶一个过去有轻薄名声并且身患绝症的妓女,而且自己的女儿因此婚事告吹,任何做父母的都不可能不忌讳吧。不要说那个时候,就是现代社会,恐怕也没有哪个父母能痛快地同意自己儿子娶一个陪酒女郎。小说里阿尔芒的父亲认为他们此时正处于热恋,所以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如果真的结婚了,玛格丽特的过去,在他们发生矛盾的时候也许就会成为争吵的因素,而且被人指指点点的滋味不好受,也许因此阿尔芒就会迁怒于玛格丽特。这些理论听起来挺煞风景,但真正有多少人能超脱于世俗偏见。我们作为读者看小说会同情玛格丽特的遭遇,痛骂阿尔芒的父亲老顽固,但如果我们是当事人,恐怕做的还不如阿尔芒的父亲地道。我们生活在社会,其实是不自由的,总会受到各种关系的束缚,甚至因此牺牲自己的真实和情感,所以说那种为了保持自我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多么可贵。文学作品把这样的故事写出来,虽然是一件特定的事,但特征的本质却是对其深刻意义的发掘并予以真实的表现,从而取得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的效果,从而引起对社会,对自我的反思。《茶花女》的故事,如果有人读后能够思考如果自己的子女遇到类似的恋爱问题时,我们能不能不囿于世俗的偏见,成全一段佳话。如果自己是当事人,我们是否敢于坚持真爱,不惧怕世俗的流言蜚语,不相信婚姻是爱情坟墓这种衰理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那些说风凉话的人打脸,那么就是真读懂了

相关文章

  • 再论玛格丽特之死

    《茶花女》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熟悉,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如同茶花一样美好的女子,却命运多舛,本来遇到了真爱,却遭到阻...

  • 再论鸣凤之死

    今天重温家春秋,看到鸣凤沉湖了。以前看到这的时候总忍不住流泪。但是现在似乎看明白也许是作者故意把情节安排的这样凑巧...

  • 自由与体制无关

    ——与邓老师对话,再思《肖申克的救赎》 前些天写过一篇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的打卡文章——论布鲁克斯之死。认为他是在...

  • 论初恋之死

    2019/10/22 星期二 晴 最近缺灵感,就像是随身携带的某根天线被人掐断了似的。...

  • 论吕布之死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

  • 论商鞅之死

    摘要:分析商鞅的死因,其实商鞅的死因并不是因为什么其他原因,而是他咎由自取,从一进秦国就决定了他的死。 关键词:商...

  • 从贾瑞之死论职场性骚扰

    从贾瑞之死论职场性骚扰 凤姐阴险毒辣,干尽了害人性命,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贾瑞之死,却是他自作自受,死有余辜。 贾...

  • 《锦鲤之死》目录

    锦鲤之死(一)锦鲤之死(二)锦鲤之死(三)锦鲤之死(四)锦鲤之死(五)锦鲤之死(六)

  • 论杨修之死

    杨修的死,好像一个谜,他为何会被曹操所杀呢?我认为他自身有问题,曹操的性格也有问题。 1.杨修的...

  • 论黥布之死

    在《史记》中黥布也是一名大汉立国之将,可是在最后被汉高祖刘邦惨杀。而他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就是造反了。而造反的原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论玛格丽特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e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