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是一个持续性阅读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通读《资治通鉴》一遍,并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感想。版本为中华书局2012年纸质书的kindle版,阅读工具为Kindle(windows及安卓版),进度均以Kindle为准。之前已阅读过约15%,项目进度从此开始。
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廉)范乃毁削先令, 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以为便,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绔。”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Kindle 版本
简译:
成都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房屋紧紧相连。按原来的规定,禁止百姓夜间生火,以防范火灾。(为躲避官府查禁),百姓只能悄悄点灯或生火做饭,结果反倒导致更多火灾。廉范就任后,废除原来禁止夜间生火的规定,只是严格要求百姓储备水源(用来灭火)。百姓感觉非常便利,纷纷歌颂他。
及岸说:
施政之要,唯务安民。医一病而千疴起,治一事而百乱生,不如不为。如果不能实现最低的社会接受成本,违反人性常理又背离底层需求,不仅会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中碌碌无功,适得其反甚至犹为甚之亦是常态。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只是在现实逻辑中,金字塔式的阶层结构,决定了大多数人只有得到少数人的认可或肯定,才有跃升的希望。而这稀缺宝贵的认可,必须建立在业绩“超出预期”的基础上。然而想要达到“超出预期”的目标,从头创新难度较大,追本溯源费时费力,见效缓慢,前景不明,且存在方向错误的风险。于是,对上级交办的任务层层加码,就成为最浅显易懂、最安全可靠的选择:既无走错路之忧,又无不干事之嫌。至于方式是否必要、火候是否准确,都可以用“时代的局限性”来容错。事后另行修补,亦可作为工作不断深入、绩能不断进步的表现。因此上有所好,下必倍之,“矫枉”常常“过正”,“国人”多有“饿死”。
近期北京的几件事,本意也皆无可指摘。但是清理火灾高危场所肇始所谓“低端人口”大迁徙,意在根治雾霾的“煤改气”导致农村地区供暖困难,亮出城市天际线简单化成“拆光广告牌”,莫不是层层加码,以致于此。所幸舆情滔滔之下,已有纠偏之举,后效如何,犹待观察。希望先贤早已参悟的道理,后人多少能借鉴一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