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人工智能之父的教育理论,到孩子数学学习和兴趣班的选择方法

从人工智能之父的教育理论,到孩子数学学习和兴趣班的选择方法

作者: 肉褚 | 来源:发表于2021-06-10 10:26 被阅读0次

2021年6月1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迎来了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她不仅智商和情商双高,可以作诗、作画、创作剧本杀,还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

对于完全不懂人工智能的我来说,这足以算是个新奇事件。但对比2016年的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事件,华智冰事件的震惊程度已经大大降低了;毕竟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是如此之快。

提到人工智能,就不能不提1956年8月的达特茅斯会议。1956年8月,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信息论的创始人)、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计算机科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科学家正聚在一起,讨论"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并为讨论内容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由此,1956年也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元年。

参与达特茅斯回忆的马文·明斯基(1927—2016) 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是人工智能框架理论的创立者;他是1969年图灵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工智能学者。他的代表作包括《情感机器》、《心智社会》等,同时,他也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顾问。2016年,马文·明斯基因脑溢血去世。

我会去了解这个科学家,是因为最近看了《创造性思维》这本书,而马文·明斯基是作者之一。

《创造性思维》一书中,选取了马文·明斯基的6篇关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文章;同时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解读,解读者包括哈尔•阿贝尔森—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艾伦•凯—squeak和etoys的开发者等。

01 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书中马文·明斯基的六篇文章题目分别是《无限的构建工具包》、《学习数学的障碍》、《按年级划分的影响》、《榜样、导师和印刻者的力量》、《对通识教育的质疑》和《教育和心理学》;其中后面5篇文章都是为OLPC项目所撰写的。

OLPC其实是一个口号的缩写“one laptop per child”意思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的;项目大约开始于2005年。

可见,书中马文·明斯基的文章大约完成与10-15年前,但他讨论的主题以及表达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完全不过时,甚至在现在看来还是超前的。

比如,在《学习数学的障碍》一文中,马文开篇就提到:

在学习算术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避免各种错误,而非开发创造力。我也怀疑,这种对于避免错误的强调,会导致许多孩子不仅不喜欢算术,还会在未来抗拒一切带有技术性质的事物,甚至可能造成对于符号化表示的长期性厌恶。

反观下自己的数学学习,或者现在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否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又比如,《按年级划分的影响》,马文认为;

不要把孩子的“特殊兴趣”当作一种怪癖,认为它们会干扰孩子朝着“通识教育”的方向“正常”发展。在许多情况下,找出并鼓励发展那些个性化兴趣,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这个观点,在当前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还是超前的;但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无论是对自身发展还是孩子成长。

02 关于数学学习

某天,和女儿聊天,谈到她以后会学“99乘法表”。她便问我,妈妈,为什么要学乘法表?这把我问住了,只能先回答她,为了计算得更快。但这似乎不是好的答案。

在书中《学习数学的障碍》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回答那些孩子不敢问的问题,比如:“我正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接下来我将遇到什么事情?”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能发现这件事情的用处

马文告诉我们,数学思想其实就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种种活动中。

这只是马文思想中,极小极小的一个点,但带给我不少启发。

第一,给孩子讲数学题,切记空泛单纯的数字,最好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其次,数学思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不要过于纠结所谓的正确方法。

03 关于兴趣培养和选择

我曾经在某平台提问,作为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你会选择一两项不断深入学习,还是选择学会多种不同的兴趣技能。回答者中,选择这两种的都有,大家也各有各的道理。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第一种的,就是选择一两项兴趣不断深入和专注地学习。在书中《计算思维和心智理论对学习的影响》似乎为我这种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鼓励孩子们追求更加专注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开发更加强大的心智技能提供更多时间(以及更早的经验体验),以便日后将这些技能拓展到更多的学术活动中。

专注的学习,一定是“吃苦”的,必须面对坚持、困难、瓶颈、压力等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孩子心智技能的成长过程,是他们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的一次“演练”。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本“难读”的书,即使对人工智能或相关科学毫无了解,也可以轻松阅读。但这也是一本“难读”的书,要完全读懂书中马文·明斯基对儿童教育、对思维培养的全部思想,绝非简单阅读一遍就能实现的。

最后,送上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的话:

将自己视为一种机器可以是一种解放的想法,因为无论你不喜欢自己的什么方面,你都可以通过修复漏洞解决!

相关文章

  • 从人工智能之父的教育理论,到孩子数学学习和兴趣班的选择方法

    2021年6月1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迎来了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她不仅智商和情商双高,可以作...

  • 数学真得很难吗?

    这个周为了给孩子们梳理数学的学习方法,看了几本书。 《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明斯基论教育》、《一个数学家...

  • 读书

    《数学学习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是从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理论两方面论述的,是数学教育基础书籍。全书分为对数学的认识...

  • 随笔

    “二十世纪数学教育之父”弗赖登塔尔,他提出了“现实数学教育”理论、归纳“教学数学原则”。而归纳“教学数学”...

  • 最失败的教育, 就是妈妈包办一切、爸爸游手好闲

    现代家庭里,很多老公都像是住店的,妈妈负责孩子的一切,从饮食起居到教育规划,兴趣班选择等等,爸爸只负责出钱和旁观。...

  • 兴趣班的选择:孩子应学习到的能力和知识

    小孩子能够学习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主要就是在学校学习了,除了期待孩子能够在学校学到更多以外,家长们还会给孩子报各种各...

  • 入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需要哪些知识储备?内附机器学习+Pytho

    众所周知,机器学习是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而机器学习的基础是数学。数学并非是一个可选可不选的理论方法,而是不可或...

  • 咦,哪里不一样呢

    自然心教育爱主题课程从孩子自由、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兴趣出发,自主游戏孩子们选择了生活体验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

  • 坚持是优秀的品质

    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当然以孩子兴趣为主。为什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决定学习,首先教会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持续分享第268天《读书》

    关于孩子的读书: 一,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二,从孩子感兴趣的书开始 三,让孩子爱读书的方法 1选择和孩子兴趣有关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人工智能之父的教育理论,到孩子数学学习和兴趣班的选择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ju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