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说”详解,“新语”新构
也许你读过《世说新语》,也许你知道“魏晋风度”,但是我还是想说,董上德的《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依然是《世说新语》目前各类书籍中的精彩版本。无论是用纸,还是排版,甚至是解读,都是真正的大手笔。而所谓的“别裁”则更是让人赞赏,董上德研究的不仅是原著,而是对魏晋名士进行整体审阅。
应该这么说,如果想让文言文阅读与知人论世紧密结合,这本版本无疑是目前最精彩的版本的了,也是最适合当前阶段学习的初高中生阅读《世说新语》版本。学习与阅读相结合的内容,正是我们当前最欠缺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19701f9d436837f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c694774ea0bba61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519ec6c9492c5493.png)
那么《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究竟是在哪个让人可以如此赞赏呢?
第一个精彩的地方是分类的创新划分。
传统的《世说新语》是以人的分类来划分的,分门别类,这样你虽然可以看到不同的魏晋名士的不同表现,但是却容易把各个人物混合在一起。而《世说新语别裁详解》则根据不同的情形和人物的风度规划,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再从人物的表现统归起来,这样就可以让不同篇章汇总成了一个人的各种行径。
在这样内容的编排之后,其实你想深刻地理解某一个魏晋名士,那么你就可以更密集地了解了他的行为处世,在各种生活中的不同表现也可以集中体现。而且,在原始的“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的不同阶段的表现,但是前言后语之间的联系就需要你去深入阅读和翻阅了。
而《世说新语别裁详解》则避免了这一点的内容,从更容易理解人物品性的角度来阅读这本书,自然是更让人觉得精彩的了。
其次是新颖的解读。
《世说新语》在世上流传已广,各种不同的版本和各家流派的解读已经足够深刻,朱光潜先生、傅雷先生等大家,历来认为此书是了解魏晋的必读之书。但是董上德的诠释和别家的不同是“还原”,从人物的生平经历,到他人生中不同的场景和不太一样的经历,再到这种经历中,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这样就可以将人物的理解放置到对应的场合中了。
比如以作者在第二卷中的“嵇康”这个篇目来说,嵇康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名士,但是名士的生平却只有聊聊一句“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董上德则从当时的两人的交往,再到当时的嵇康的处境,再到他的立场,尤其是与司马政权之间的不同立场,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嵇康。
整整两大页的解读,让我们看到这里一个完整的魏晋人物风流,我们看到他在临终前告诉儿子,对山涛的评价是“巨源在,汝不孤矣”,绝交书里,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对“嵇康与山涛决裂”的还原,而且还是看到他在当时处境之下的无奈,以及在哪个时代,他必然的选择。
或许“别裁”的匠心,正是这一点了。
另一个值得赞赏的就是设计与内容了,比如说《世说新语·简傲》里面记载“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这其实就是当前交友的准则了,也许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当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氛围一等、二等、三等各种贵族门阀,但是如同嵇康这样的人物,则尤其特别,而著者刘义庆本身是刘宋皇族,记录的内容自然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d46aa18b828ebd9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33bb7fb67e6f9cc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4c770c835b006af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527f6cce3b8c48e8.png)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的第三特点则是作者的立场了,刘义庆站的无疑是当时的时代,已经皇室的背景,但是后世人的立场,却是在“东晋败亡论”的基础上来褒扬东晋名士。《世说新语别裁详解》跳出这个窠臼,只评价人物的内容,忠实于原书,作者的立场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内容自然就更为客观,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更适合三观尚未完全确定的中学生阅读的原因了。
捧着这么一本沉甸甸的大开本著作,实际上真的读起来让人非常喜悦,也许在一定的程度上,这其实是对世情的理解,但是更多的,我们还可以解读当时的世间雅致,这一点,才是真正读书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