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就读一所排名全国前十的中学,可谓学霸集中营,小学成绩从未出过前五的女儿被碾压得不要不要。在读书考学这件事上自认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跟新时代这群学霸比起来,发现不够底气说自己优秀。
这几个月,时不时被班主任传来的信息轰炸得里外焦脆,什么初一、初二就被清华北大签约,什么初一参加美国AMC8远超全球前1%,偏偏这些十分优秀的孩子还各种特长,不由得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教育的?十二、三岁就能文能武,优秀得极致,优秀得过份。
再看看自家孩子一付天真浪漫, 依旧沉迷童话不知所向,半浮在中下游,只能一声叹息,家庭教育固然重要,可不得不承认,除了父母孩子都发狠,人与人是存在差异的。
女儿不像大部分人一样奔走于各种培训班,几乎是草原上放养,但那些一门课参加好几个培训班的学生也并非必然优秀。
有人说,没经历过小升初的中年人不知道真正的焦虑,我深以为此,也正是经历了近一年游击战式的小升初,才痛苦领悟,所谓快乐教育是自欺欺人,精英教育的路上必然用试卷铺成,更残酷的是,并非人人心想事成。
回想自己爬树,跳绳,丢沙包的童年青少年,看向女儿的眼神常常充满同情和慈悲。那日,有同事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扬言今日中国之成就得于最勤奋的60后一代的付出和奉献,忍不住霸气回应:看看那些早晨六点起,晚上十一二点还在作业的孩子们,中国从来没有最勤奋只有更勤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