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有一个管理的问题想在我的简书里提出来,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建议,在此感谢大家了。
我目前是一个IT软件公司的部门副经理,我手下的员工一共分为两个组,一个组是前台组,共3人,一个组是后台组,共7人。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在处理组内的相关事情,所以写在文章里,主要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路,从而尽全力留住自己的骨干员工。
后台组的组长(就叫AA吧)是华北电力的研究生,业务和技术能力都比较强,负责我们部门一块非常重要的业务功能开发,是我最得力的助手。目前他已经跟我提出了离职,对我的团队影响比较大,我正在尽全力挽留他。AA一进公司就和我一起工作,目前已经和我一起工作三年了,而且关系非常好。从过年回来之后,他的状态就不是太好(去年一年时不时的就会有这种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挣的薪水太少了(税前年薪14万左右)。因为他是研究生,而且有北京户口,所以一直想在北京买房。这些薪水,想在北京买房,家里如果不是太富裕,基本上不太可能的。而且,他的家里条件应该不是太好,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还有一个弟弟,因为在北京找不到好工作,已经准备会安徽老家了。我们两个平时聊天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他的某某同学在某某公司年薪能够到40万,他的某某同学回杭州做IT,年薪30万,干了两年就在杭州买房了等等。AA把自己的薪水和他同学的薪水一横向比较,心理落差就非常的大(当然这是我感觉到的)。
基于AA的这种状态,我心里说实话也很不是滋味,我也很难受。所以,我就找他聊了一次天,我直接给他说:如果你能够找到更好的,能去互联网公司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我希望你能走。我从朋友的角度考虑,不想因为钱把你限制住。我认为,人一旦被钱限制住,生活态度和看事情的角度会变得非常消极,这样对自己不好。那次聊天,我们聊的很真诚,他把他的想法也都说了出来,因为在咱们公司挣的钱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已经决定要离职了。
之后,我也把AA的情况给我的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而且我的上级领导也直接找AA谈了话。大致的谈话内容如下:对于AA来说,目前他在我们公司升职的机会很大,因为他是我们部门基本最优秀的员工,而且我们公司的规定也是3年就可以升任管理干部,再一个就是我的上级领导也答应AA会尽力给他调薪。
大概是上周末,我的领导告诉我可以给AA调薪3000元,而且这个月的工资就会体现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能一下涨3000元,也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就在昨天下班的时候,AA正式跟我提出了离职,我当时听了还是比较难受的,虽然我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听到那一刻,一个是工作上的压力,一个是情感上的压力,都很有不舍。
他去的是一家游戏公司(JJ斗地主的那个公司),薪水给到他月薪24K,一年有可能给到15薪。这个薪水和我们公司来比,我这里就真的是毫无竞争力了。上面就是AA的基本情况,现在我还是想尽力留AA在和我一起干一年,不知道该怎么来挽留,希望大家能提一些建议,有几个情况需要在下面进行补充:
一是:AA进公司的时候,和我们公司签了违约协议(我们公司给他搞定了北京户口),如果5年内离职,要付给公司违约金,一年4万。也就是他现在离职,要付给我们公司至少8万的违约金。
二是:我打算再去跟我的直接领导提,给AA涨薪,希望能给他至少涨的17K。
上面就是AA的详细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好几天了,目前我想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原则如下:
1.尽最大努力挽留;
2.想出具体的挽留措施;
3.如果无法挽留,提出一些离职的要求;
尽最大努力挽留是自己的态度,有了这个态度之后,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挽留策略,羡慕我详细介绍一下自己的挽留策略,如果大家觉得有不当之处,能给出建议,再次谢谢大家。
说实话,挽留AA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办法就是加薪,鉴于上面提到的关于AA的补充情况,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加薪,就像上面说的至少加薪到17K,再加上他的违约金,到手的实际收入就能够和即将去的公司相互持平,这样至少能够减少他在离职时关于薪资的考虑。
然后,会帮他分析关于离职的机会成本,第一是,目前我们部门最重要的一块业务在让他来管理,如果他不离开公司,未来升值和继续加薪的机会肯定是有的;第二是,我们两个目前在工作上的配合已经很默契,如果能够留下来,出工作成果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可以降到最低;第三是,打一打感情牌,毕竟一起工作三年了,希望他能认真考虑继续留下来继续工作。
如果无法挽留,而且我举得如果加薪的幅度达不到他的心里期望,这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想好善后的办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也想到了一些善后的办法:
一是:在他正式离职之前,希望他能够像往常一样正常工作,不要因为自己的离职影响周围的状态。
二是:如果第一条可以满足,建议他把离职的时间尽量往后推,至少能够保证我把他手里的工作能够正常交接完成。
三是:对于他目前想要去的公司,尽全力帮助他一起分析未来的发展机会。如果目前去的公司前景不好,可以建议他再去找别的公司。因为我从心底里详细,它能够去更好的公司。这样做,一是能够为他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二是也能给我留出更多的时间去交接工作。
上面就是我关于自己的骨干员工离职的真实情况和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9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