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楞严经》读后感

《楞严经》读后感

作者: 鹅狄浦斯 | 来源:发表于2016-09-09 09:38 被阅读0次
从前不喜欢写什么读后感观后感诗词鉴赏阅读理解,现在可以摆脱阴影了,甚愉悦。感谢老师。
楞严经我并没看得很懂,大概是逻辑与语言能力都不太够。但至少是有所感,所以也可以写一个读后感。

求道是一条修远多艰的路,而我偏在歧路反复。儒道释耶,路径各异,并行而不相悖。终点纵有相通,也都值得追寻,却究竟不同。“行衢道者不至”,犹豫狐疑只能一事无成。我知道这个道理,却无法在未决之前轻易托付性命。

开始看楞严经是几周之前,只看了半本就觉得晦涩难明,因弃置书堆中。直到一日,挚友告诉我,一个不算熟识的初中同学出家了。其实挺歆羡能够出家的人,可以至心修行。我则自觉欠债太多,因果难了,唯有先尽人事,才能有出世之念。如此便连求道之心也有所松懈,散乱昏沉难以收束。因此事触发,又拿起楞严经,开始看剩下的半本。

并不相信智能设计论,不虔信有神也不坚信无神,勉强算个不可知论者。佛教十分机智地不去讨论是谁创世,而着眼于离苦之道。因此这样的修行,不是为了获得某个神灵的恩典,也不是为了规避某个审判者的责罚,而是全然为自己负责。

从前不喜欢一些人,如同诅咒一般说着报应,如同幸灾乐祸一般说着恶果;而宣讲报应的经文,本身也充满严刑峻法般的酷虐。然而看此经讲因果,天地不仁,报应不虚,一切无非自作而自受。因果报应既然存在,旁人如何看待不过是个态度问题。可惜我于寂灭之道、七道之说还有怀疑,只能换一种角度,取其原理,而不去考虑结果。那些惨刻的描述,也只好当成重轻去刑似的警示。权且存善去恶,努力做个好人君子。至于大道正法,不能虔信,也就了不可得。

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好不甘心的。无论是否有意义,总是要好好活的;无论能否求道,总是要好好做人的。止于至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顿悟也不离渐修。不得其路,或者是时候未到,或者是命中本无,都是没办法的事。如果陷于疑惑之中,因此停止前进,才是最糟的选择。沉湎于情绪而轻生自厌的日子我已经受够了,吃药又有何用,自我才是大碍,思维方式才是病根。

总之,慢慢来吧。感冒还要一两周才好,何况是关乎性命的心病呢?虽然还有些看不懂书,多看几遍不就好,何必高看了自己呢?

药不好吃,不如弃疗。

相关文章

  • 19-享受呼吸-《楞严经》之七处征心读后感171019

    19-享受呼吸-《楞严经》之七处征心读后感171019 《楞严经》第一卷之七处征心的故事,佛陀向阿难问心在何处,阿...

  • 《楞严经》读后感

    从前不喜欢写什么读后感观后感诗词鉴赏阅读理解,现在可以摆脱阴影了,甚愉悦。感谢老师。楞严经我并没看得很懂,大概是逻...

  • 楞严经读后感

    读完楞严经,一时为经典的智慧赞叹不已。其中不少经句直指人心,使人心中明澈,确实堪称一部传世著作。 试将其中的几个问...

  • 殊胜的《楞严经》

    历代高僧大德尤其重视《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存在,正法就住世,《楞严经》如果灭了,佛法也就灭了。 《楞严经》来中...

  • 楞严经

    楞严经 15960601395依教修行微信群互动

  • 楞严经

    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也就谈不让尊重自己了,谁要解脱解脱了。 认识自己还是认识世界

  • 楞严经

  • 楞严经

    http://www.iqiyi.com/playlist422031602.html

  • 楞严经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戒定慧三学统摄于戒,戒本身便是一大法门,但要明“戒体”与“戒相”。...

  • 楞严经

    《楞严经》内容丰富,被誉为“小三藏”,各个宗派都可以在本经中找到呼应处,如天台引之说止观,禅门援以证顿超,净宗取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楞严经》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se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