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作者: 南无韦陀菩萨 | 来源:发表于2021-03-08 07:29 被阅读0次

《楞严经》内容丰富,被誉为“小三藏”,各个宗派都可以在本经中找到呼应处,如天台引之说止观,禅门援以证顿超,净宗取以归弥陀,中观由此见性空。但在汉传佛教八宗之中,《楞严经》与禅宗最为密切。太虚大师说:“若以《楞严经》全部脉络义理观察, 明理、修行、证果,仍以属禅宗最为确切。”纵观《楞严经》十卷经文,佛陀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隐藏着生动活泼的禅宗机锋,闪烁着直指本心,当下承当的见性之光。元代惟则大师在《楞严会解》中说:“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

有多位禅师是因《楞严经》而悟道,也有很多禅师在接引后学的过程中,大量引用《楞严经》,所以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的说法。

1

唐·玄沙师备禅师

玄沙备禅师,生于唐末五代,福建人,因阅《楞严经》发明心地,此后“应机敏捷,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定,必从之请益”。玄沙备禅师不仅自己因楞严而开悟,也以《楞严经》而引导他人开悟。如玄沙备禅师为初学开示——“师云:还闻偃溪水声么。清云:闻。师云:从这里入。镜清于言下大悟”,这与《楞严经》中击钟验常的情节相似。

2

宋·上方遇安禅师

《五灯会元》卷十记载,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诵读《楞严经》非常勤奋,一日诵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遇安禅师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因此大彻大悟。后来他每次读 《楞严经》时都这样读,旁人告诉他这样断句是错的,禅师却说:“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人称为“安楞严”。

3

北宋·长水子璇大师

长水大师,杭州钱塘人,九岁时拜普慧寺的契宗法师为师,便开始诵读《楞严经》。后又跟从天台宗洪敏法师正式学《楞严经》。有一次读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时有省悟。后参滁州琅琊山的慧觉禅师, 问道:“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慧觉禅师厉声喝道:“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大师经此一喝发明心地。此后长水大师一直弘扬《楞严经》,前后开讲《楞严经》达三十多会,曾感得天落花雨。留下的《楞严经疏》二十一卷,影响极大。

4

明·破山海明禅师

破山海明禅师十九岁出家,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一段时,起大疑心,于是孤身离蜀东游,遍参名宿。后到四祖道信大师的黄梅破头山道场,研习禅宗语录三年,猛力苦参。一天,在经行中不慎跌落山崖下.腿受伤剧痛,因此大彻大悟。得到当时大禅师密云圆悟的印证,得付法衣。

5

明·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的修行方法,就是《楞严经》中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大师曾花费多年的时间来练习听闻水流的声音,以返闻闻自性,参究向上一路。后在五台山的一次闭关中,而得了悟心地,但无人印证,大师又读《楞严经》,以此经来印证自己所悟到的境界,发现与《楞严经》所说的完全一致。在《楞严经通议》的序言中,大师自述了这段经历:“余昔居五台冰雪中,参究向上,以此经印证,坚凝正心以照瞩之,豁然有得。及至东海,枯坐三年,偶阅此经,一夕于海湛空澄,雪月光交之际恍然大悟。忽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是夜秉烛,述悬镜一卷,乃依一心三观,融会一经。”大师认为《楞严经》“摧九界之邪锋,拆圣凡之执垒”,并著作了多部研究、解释《楞严经》的著作,影响很大。近代虚云老和尚也很推崇《楞严经》:“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 ,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老和尚还开示如何读《楞严经》:“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

【缘起大家读诵楞严经楞严经,口袋楞严经,口袋楞严咒近期加印,楞严忏本排版中】

相关文章

  • 殊胜的《楞严经》

    历代高僧大德尤其重视《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存在,正法就住世,《楞严经》如果灭了,佛法也就灭了。 《楞严经》来中...

  • 楞严经

    楞严经 15960601395依教修行微信群互动

  • 楞严经

    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也就谈不让尊重自己了,谁要解脱解脱了。 认识自己还是认识世界

  • 楞严经

  • 楞严经

    http://www.iqiyi.com/playlist422031602.html

  • 楞严经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戒定慧三学统摄于戒,戒本身便是一大法门,但要明“戒体”与“戒相”。...

  • 楞严经

    《楞严经》内容丰富,被誉为“小三藏”,各个宗派都可以在本经中找到呼应处,如天台引之说止观,禅门援以证顿超,净宗取以...

  • 楞严经

    今读楞严经卷二,不由设想,如若我在如来身前提问,倘若褶皱的不止是我的皮囊还有我的精神和灵魂,何以见不灭性,如来抬眼...

  • 《楞严经》

    1. 一者是无始以来一切众生在生死中流转的根本,就如你现前与所有众生那样,是以攀缘心为自心性;二者是无始以来一切众...

  • 【楞严经浅述】印制缘起

    【楞严经浅述】排版中 这次【楞严经浅述】,以下内容,便于深信并且思维理解楞严义,亦下次开讲楞严经课本资料。 1.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楞严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ou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