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学的自我倾听与回归

文学的自我倾听与回归

作者: 秦至作品 | 来源:发表于2023-11-15 09:24 被阅读0次

    文/秦至

    深陷在文字中越久,越觉得与人疏远。习惯了一个人独处,或读书,或朗诵,或写字,或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面对一面白墙发呆。所以,当我得知去认识一些新朋友时,尽管明知他们也是一群热爱文学的人,但想到此前与人初识时的惶恐与不安,还是不免有些心慌,甚至可以说是畏惧。

    突破心理上的这道防线,并不容易。我在心里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我要走出去,为了表达感谢,也为了向更多的前辈学习。这样如此往复,终于说服了自己。车上,拿起书胡乱地翻看,眼睛游离在字里行间,并没有记住一句话一个词。人在不安的时候企图靠读书静心,往往事与愿违。明白了这一点,我合上书,望向窗外,看着不断后退的树木,有一种去往新世界的感觉。走出去,可能就是新生。

    八点半到达约定的地点附近,时间还早,决定步行。走在陌生城市的人行道上,疏离感从头延伸到脚,显得格格不入。并不是没有见过大城市的繁华,此前在北京工作时,每次走在街上与人擦肩而过,就只是走过,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延伸,没有交集。此刻,站在这个城市的十字路口,面对早高峰的车流人流,我如同茫然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四处远望,在海的尽头,还是海。

    我晃动着如浮萍一般,踏入一座办公大楼,一个未知的世界。迎接我的是满脸挂着微笑的崔老师,也是此前一直帮助我的人。我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去,向她挥手致意,她看见我,也从办公室快步迎了上来。一边表示欢迎一边双手紧握住我的手,那一刻,忽觉一股热流涌遍我的全身,有种特殊的情感从心底腾起。在她面前,我仿佛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晚辈,而是一个认识多年,久别重逢的老友。她携着我走进办公室,让我坐下,与我谈论起眼前的这一方斗室与近来组织的文学活动。

    与她交流的间隙,我细细地打量起面前的这间屋子:两张不大的办公桌拼接在一起,置于窗前,便成了她和作协主席办公的阵地。一幅笔力遒劲的毛笔字悬于右侧的墙壁之上,显得狭小的一间屋子顿时有了文学的气息与光芒。此外,还有一台电脑,一架书柜,和几把层层摞起的椅子,这些都是热爱文学的朋友们自己置办和赞助的。窗台上的几盆花也是她和主席从家里带来的,安然点映在其中,有画龙点睛之妙,多了几分温馨与诗意。从与她的交谈中,我分明能感觉到,这里有远比眼前这逼仄空间更为广阔的天地。

    她还贴心地为我寻了几个年纪相仿的文友,意在让同辈人之间多多交流切磋。文友菲菲说:“很佩服崔老师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她往那一站,就有了强大的气场,该严格时严格,该温柔时温柔,总能给人呈现一种最舒服的感觉。”其他几个文友也纷纷表示赞同。崔老师在众人的褒奖面前,只是微微浅笑一下,然后说:“组织这些活动,包括你手中的这本创刊杂志,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在中间只是起到连接的作用。”听完她的话,我心底有了一种深深的触动,不禁红了眼眶。我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千百年后的今天,也有这样一群为文学保持纯粹热爱的人,身居一方小小天地,用激昂文字挥斥方遒。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有幸踏实地活在今天。

    本来我打算请大家吃饭,结果被崔老师制止说:“好意心领了。协会成立至今,所有的饭局都是AA制,这是定下的传统。”我明白,他们这是不想把太多的人情利益掺入文学中,而是努力地为其打造一片净土。在这些细微之处,他们对文学的纯粹初心和坚守像一束光打在我身上,照亮我前行的路。

    饭桌上,闫主席对我的作品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对于这些建议,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接受的,它更像是一种褒奖,是警钟似的存在。身边阿谀奉承的人很多时,会让人渐渐失去自我,产生高高在上的缥缈虚无之感。作为初学者,我深知自己还需走很长的一段路,一段艰难的路,因此我感激每一个向我提出建议的人。我以茶代酒敬闫主席时,有些激动地说:“谢谢您的帮助和指导,我是不会忘记的。这一路走来,很幸运遇到您,遇到崔老师,遇到大家,能一同成长进步。以后我还是会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向前的......”具体不知道说了多久,只知道在结束时,有泪水已经从眼角溢出,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激动,仿佛一颗漂泊不定的心终于找到了可以停靠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眼前的这些人正在努力搭建的地方。

    我向来不善言辞,对闫主席说的那一席话可能还有些语无伦次,但那却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主席以及在座的各位也都能感受我发自内心的真诚,这就已经足够。我已经忘记,上次这样情到深处热泪盈眶是什么时候,也许是很久之前,也许我从未有过这样内心澎湃如滚滚洪流的经历。

    饭后,我同崔老师去参加了一次作协组织的“小小少年”朗诵活动。那天,是进行活动的彩排。崔老师站在舞台前一字一句地给孩子们指导声调、表情和动作,在一遍又一遍的高声重复中,我仿佛看到了文学的种子正悄悄地注入到这些年轻的生命中,愈发蓬勃张扬。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丰富的同时,也制约着人类精神层面的进步。不过我仍然对未来持有乐观态度,从那一声声嘹亮的诵唱中,我仿佛看见了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告别这一群可爱的人时,是不舍的,我们相约下次再见。这次见面,更像是一次文学的自我倾听与回归之旅,我能更清楚地照见内心深处的自己,也更加坚定走下去的决心。未来,自己将会回归到哪里?也许就是灵魂的深处,依旧跃动人性之光的地方。文学上的归属,说到底,是一场关于自我的回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的自我倾听与回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ss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