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觉醒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白景琦一生下来就笑着,众人惊奇,拍着他的屁股,想要这婴儿哭出声来。
结果是怎么拍打都是笑,后来他的先生季宗布解释道:一生下来哭着,是看透了世界。
红楼梦里,疯和尚和跛道士一出场,疯疯癫癫,嘻嘻哈哈。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现实生活里,爱笑的人、遇急事、大事仍能大笑的人,负面的情绪一笑而过,天大的事儿也不过屁大的事儿。
这样的人都是觉醒的人。
觉醒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在不停止的矛盾运动中是如何保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
其实,害怕的、喜欢的事与物往往总是紧密联系,对立统一的。想着摘清害怕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偏颇。
正确的做法,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努力、造势、拥抱自己的欢喜。
幸运之内,凡事都有代价,这本身来说也在规律之内,到也算不得什么代价。
由此可见,又回到了禅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用嘴说出去的道,总有瑕疵,总需去反复辩证。
倒不如拈花一下,世间万般道理都在那默然相对了。
02
一生修行,李鸿章为何成了大清的缝补匠
春天,周日,天气微微阴。
好几次约好了要一起出去玩儿,为这好不容易的相聚。
我妈、我姐和她二女儿,都到了我家里。
因为疫情,封闭在了大保定。
对于文化的向往、追求是植根于小时候我妈对我的教育,鉴于此,想到一起去总督署转转。
总督署里三进三出的大院落,高大的仪门,清秀端庄的对联字迹,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只啄木鸟、众多高耸入云的古木,有的甚至达到了五百多年,锦簇的花团,氤氲着花香。
时光绰约,不知道今夕何夕。
然而,作为文化古迹,引人深思的还是那些与制度有关的为官、管理之道;与成事儿有关的个人品质、修身方法、选择和成就。
在李鸿章漫长的二十五年里,在总督署的漫漫长夜和长日里。
他读书、他决断、他文治武功、他驭民有术,他作为一汉臣,权倾中外,想要力挽大厦将倾。
签订马关条约前,还挨了一枪。
他是时代巨变中辛勤而有智慧的缝补匠。
从他一生的履历来看,我觉得他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品质:
一、善读书,勤读书。他是道光二十七年“二甲第十三名”,一生读书不辍,且著作颇丰。
二、遇到良机,跟对领导。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和他都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度过他们平凡的一生,即使是能吏,也很轻易地会在宇宙间烟消云散。
但是正是乱世见良臣,才有了他和他的老师(领导)曾国藩接近不朽,闻名千古的良机。
而曾国藩对他的赏识照顾让他远大前途、一帆风顺。
这也很重要,假如碰到心胸狭隘,嫉妒贤能领导,李鸿章也不过是过河的桥,卸磨的驴。
三、经世致用,腹内有乾坤。多读书,不读死书的人都成了大能力的人,多读书还能精读无字书的人都是有大能力的人。
成事儿是对规律掌握以后,对有利因素娴熟的引导,使集合起来自然指向最终目标。
是偶然也是必然。
读活书、读无字书,就是对规律的参悟。
四、活得够久,坚持不懈。如果黎明还没到达,那就再坚持坚持,不要急着把桅杆放下来,偃旗息鼓意味着过去只剩下经验了。
余不一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