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横看春秋纵战国(四十)烛之武退秦师、崤山之战

横看春秋纵战国(四十)烛之武退秦师、崤山之战

作者: 嘻唔许 | 来源:发表于2023-06-28 05:17 被阅读0次

公元前630年。在践土之盟上,郑国已经和晋国结盟,但不久后郑文公又开始亲近于楚国。对于郑文公的背叛,晋文公决定讨伐郑国,并想借机试探郑国的真正实力,便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晋、秦两军兵攻两路,同时入侵郑国。晋军长驱直入并驻扎在函陵(今河南新郑新村镇),而秦军驻扎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县附近),对郑国都城新郑成左右包围夹击的势头。

        面对两大诸侯的围困,郑国俨然处于存亡之秋。郑文公多次派人向晋、秦两国求和结盟,但都被拒绝。郑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建议道,郑国有一老臣烛之武,是贤能且能言善辩之人,不如请烛之武来商议退敌之策。郑文公听从大夫之言,亲自去请烛之武来应对晋、秦之军。

        郑文公来到烛之武家,请烛之武为国出力。烛之武拒绝道,自己年轻时尚且不如人,没能获得一官半职,如今老眼昏花更是无能为力了,现在只想在家颐养天年。郑文公知道烛之武在责怪自己没有任用他,但现在是郑国的存亡之际,便低声细语道,郑国没有早早任用贤能之人,这是我做国君的过错,但如今郑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国亡何来家,到时你也没有了颐养天年之地呀。郑文公的一番话使烛之武答应了请求,跟随郑文公来到都城内宫。

        烛之武明白晋国决心想攻郑,来充实自己的版图,因此退敌的方法只能在秦国实施。夜晚,郑国将烛之武从城墙上,用绳子放下城墙,烛之武夜会秦穆公。

        在秦穆公的营帐中,对秦穆公说到;秦、晋攻郑,郑国必亡。郑国灭亡对于秦国又有多少好处呢?秦国又不能将郑国的土地据为己有,毕竟秦、郑之间有着其他诸侯。只能被晋国所拥有,如此一来晋国只会更加的强盛。晋国强盛对于相邻的秦国来说就是祸患,秦穆公怎么能帮晋国来增加秦国的祸患呢?再说晋国本就贪得无厌并言而无信。秦穆公扶持晋文公时的承诺,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兑现。

        晋国只是利用秦国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秦国能退兵来保全郑国,郑国愿意成为秦国的东道主之国,可以方便秦国的军队和使者往来,希望秦穆公能仔细斟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烛之武的一番陈述,使得秦穆公同意了郑国的求和,并开始退兵回秦,留下秦将杞子、逢孙和扬孙带领部分兵力守卫郑国。

        晋国大夫们得知秦穆公和郑国私下和谈,非常的愤怒,纷纷请战进攻秦军。此时的晋文公拒绝了将士们的请战,说到我的继位全靠秦穆公扶持,到现在还没有报答这个恩惠,在说秦、郑已经结盟,现在进攻秦军,将受到秦、郑的前后夹击,到时胜负之分将难说,还不如借此还给秦穆公一个人情,同时也送郑国一个人情。

        等秦穆公退兵后,晋文公也与郑国谈和后退兵回国。

        公元前628年四月,郑文公去世。留守郑国的秦将杞子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新丧,内乱一触即发,秦军将士驻守郑国北门,如果秦国现在发兵定能一举拿下郑国。

        秦穆公认为此事可成,不顾大臣蹇叔的劝阻,执意派秦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带兵千里偷袭郑国。

        秦军路过洛邑北门时,周王室的王孙满在城墙之上看到秦军,对周襄王说到;秦军此去是凶多吉少。周襄王问其缘由,王孙满道;秦兵行军,很多将士都脱下甲胄,如此轻敌突进必然会缺少谋略,缺少谋略便会自陷困境。

        在秦国行军的这数月中,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新老君主的交替,郑公子兰继位为郑穆公。郑公子兰在前两年的晋、秦围攻郑时,竭力劝阻晋文公对郑国的进攻,得到郑国上下的青睐,后被召回国立为太子,如今顺利继位。

        郑穆公继位后看到,留守在郑国的秦军在秣兵历马,便心生疑虑,为了确保郑国的安危,郑穆公便以郑国粮草不多为由,让秦军驻扎在郑国都城外的园圃,可以随意捕杀里面的动物食用,以缓解郑国的粮草问题。而秦将杞子、逢孙等人,认为突袭郑国的计划败露,便逃亡的其他诸侯国。

      而在路上的秦军并不知道郑国内的变化,依然继续进军。到滑国时(今河南偃师市)碰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弦高看着驻扎在滑国外的秦军,再加上两年前秦、晋围郑,秦国又留守大军在郑国,如今郑文公刚去世不久,便大概猜出滑国外秦军的目的。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测,弦高亲自带着粮草和牛肉慰问秦军,并谎称自己是郑国使者,受郑穆公之命特意来慰问秦军。

        弦高的举动不仅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还整蒙了秦军将士,秦将孟明视等人认为突袭郑国的计划已经败露,如果继续进军必定会失败而回。如果撤退,但行军千里,却无功而返,将如何去面对寄以厚望的秦穆公呢?秦将孟明视三人商议再三,决定既然出兵了,不能突袭郑国,那就突袭近在咫尺的滑国。

        就在秦将孟明视率兵灭亡滑国时,一代霸主晋文公病逝于公元前628年冬季。

        灭掉滑国后,秦将孟明视率兵回国。对于两年前,秦国私自和郑国议和,晋各大夫都怨恨在心,如今秦国想独吞郑国。因此晋大夫先轸便劝谏刚刚继位的晋襄公,进攻秦军,并说到;滑国是晋国的附属之国,秦国不顾晋文公的恩情,趁着晋文公刚刚去世,便出兵灭掉了滑国,这是对晋襄公赤裸裸的挑衅。

        公元前627年,晋襄公听从大夫先轸之言,埋伏兵于秦军回国的必经之路,崤山之北的通道,发起了崤山之战。

        崤山和黄河之间,是一条狭长的通道,这条通道西接潼关东连函谷关,南依崤山北临黄河。晋襄公在此处伏兵一举剿灭西回秦国的秦军,俘虏了秦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此三人本要被斩首,但被晋文公夫人文赢求情救下。

        秦将孟明视三人,被放回秦国后,秦穆公并没有责怪三人,而是将这次的秦军大败归咎于自己,没有听从蹇叔之言,千里突袭郑国,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相关文章

  • 二寸半不烂之舌

    ――读《烛之武退秦师》 文/孙见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教学核心是烛之武的...

  •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学习小论文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人物是烛之武,但文中仍然还是佚之狐、子犯...

  • 不想当公关部长的传达室大爷不是好说客

    《烛之武退秦师》有个很会讲话的人。是谁呢? 你以为只有烛之武会好好说话吗?那你可能读了假的《烛之武退秦师》。 今天...

  • 改编烛之武退秦师:离间计

    离间计 ——改编《烛之武退秦师》 ...

  • 未能迎你归家,是我终身之憾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危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而今中国,病毒来袭,值此危难之际...

  • 黑说佚之狐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关于佚之狐的话语不多,仅仅一句话,十四个字: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但是,烛...

  • 27/100 战国

    今天准备课文的时候翻到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没有绝对的联盟,也没有绝对的敌对,春秋战国持续了300年,每一个...

  • Day7《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小玉朗读: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我师从蒙万恬老先生。现如今...

  • 从《烛之武退秦师》学如何说服人的技巧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

  • “越国以鄙远”,其真难乎 ——读《左传》书评其一

    《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郑国烛之武运用自己如簧巧舌,劝退秦国,从而解决了郑国的亡国危机的故事。在烛之武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横看春秋纵战国(四十)烛之武退秦师、崤山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co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