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关于佚之狐的话语不多,仅仅一句话,十四个字: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但是,烛之武的成功退秦为他赢得了美名: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高瞻远瞩;遇事冷静,能谋善断;更加重要的是慧眼识才,敢于荐才。
然而经过冷静分析,其实的佚之狐的“荐烛”别有意味。
我们在分析烛之武的说辞时,往往注重说辞的艺术性,有着心理说,历史说,地域说,发展说等等,当然围绕着核心利益说,这是几乎完美的说辞。我们不得不佩服烛之武的思辩与言辞。作为一个地位低下的“圉正”,老年的“弼马温”,能说这番话,确实太不简单了。
然而,烛之武的“思维论”对于一个政治家,或者说对于一个惯于搞权谋的人来说,这是不是太了“小儿科”了。如果没有这种“思维”,即使窜上高位也未必能保得住。也就是说,烛之武的这番言辞,并不只有烛之武会说,朝中很多权贵都会说,至少,以佚之狐的才智,至少不会说得比烛之武差。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郑国危在旦夕,身为郑国大夫的佚之狐为什么不主动请命呢?
还是利益!按照博弈论,利益权衡,趋利避害,取大舍小。佚之狐出秦,动之以情,晓之有理,申之以利害,结局还是有三种结局:第一种,秦伯不听,大怒,斩佚;第二种,秦伯不听,仍放佚回去;第三种,秦伯听,同样“悦”,“与郑人盟”,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这说明什么,出秦有风险,行动须谨慎。再看利益与风险:第一种,呵呵,不说了,你懂的;第二种,回到国内,任务没完成,没有生命之虞,但是声誉扫地,再难成国之重器,郑伯远离,群臣笑话;第三种,退秦有功,封官加爵,但是,已是国之重器,再添只是虚荣。出不出秦?佚之狐能做出弱智选择?
那么,只有荐人出秦了,荐谁呢?
佚之狐有两类人选择。一是朝中大员,二是朝野“小人物”。朝中大员肯定有有智慧的人物,派他们出秦,结局只有两种,一是成功,一是失败。成功了,皇帝高兴,封官加爵,倚重有加,佚从此失势;失败了,国家危机没解除,佚最终也失去福禄之身。这两种结局都不是佚之狐希望的。那就派小人物出秦,结局也只有两种,一是成功,一是失败。成功了,皇帝高兴,同样封官加爵,但是难以与己均衡,只是增添“门徒”,“学生”对“老师”感恩戴德,敬重有加,同时,还会有着慧眼识才的美名,呵呵。失败了,同选朝中员一样。
综合三种选择,自己去,朝中大员去,“小人物”去,失败了结局都一样,成功了,利益各不同,如果把风险因素考虑进去,派一个小人物去,是优选,最佳选择。
问题是有没有一个“小人物”可供选择。这个“小人物”必须有着大智慧。退秦成功,谁也不能打包票,但是选出的“小人物”必须能够把利害关系说明白,什么地域说,什么历史说,什么发展说,什么心理说,以及什么利益说等等,这些思维统统地都要,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倒不如让朝中大员去说,甚至让自己去说!如果有这样的“小人物”,一定会成为佚之狐的不二选择!
事实上,就有这么一个“小人物”存在,城门“圉正”,一个养马的老头,烛之武!
果然,佚之狐选择了烛之武。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看看,用了一个“必”字。必是什么意思?一定,一定!佚之狐跟郑伯说,国家危险了,如果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一定会撤退?开什么玩笑,我估计佚之狐说这话是没底气的。谁能有十足的把握呢,再怎么样,还有人就是不讲理呢。何况那个时候还真是“礼乐崩坏”的时候!用了个“必”字,当然体现了佚之狐才能的了解,体现了佚之狐识才的一面。但是,这个退秦非烛之武不可是不是又暗含佚之狐的一个担忧呢,郑伯不会另选人去吧,选朝中大员可不好!大王不会指定让我去吧!这两者都不是佚所期望的。不行,必须让烛之武去!所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个任务只有烛之武能完成!
分析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刚刚讲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才能是了解的,并且是十分了解的,了解这个人的眼光,了解这个人思维,以至于佚在郑伯面前打了包票。说明佚对烛的观察是长期的,是动态的。这就有意思了,身为国之重器的佚之狐,理当为国罗揽人才,可是,对烛之武却不闻不问,让其终老于槽枥之间,是嫉妒于烛的才华吗?还是害怕自己地位不保?如此想来,终于明白郑国没有发展强大的原因了。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理当是佚之狐去找烛之武,去做烛之武的思想工作,毕竟是人臣嘛,哪有让主子纡尊降贵去找一个老马夫做工作的呢?可是佚之狐却真摆起了架子,课文中说: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做思想工作的还真是郑伯。佚之狐在关键时候还真是摞了挑子。他肯定知道烛之武有牢骚,他可不愿听牢骚的话儿。你看,为了国家,最后这点面子都放不下,唉!
这么一说,这个佚之狐呀,还真如传说中的“一只狐”!不过话又说回来,高大上的佚之狐是没有了,但是他识人的眼光以及处变不惊的冷静还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