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一种天生需要理由的生物,所以不管遇到啥事,他们总爱找理由。但这并不是说人类擅长找理由,更多的时候,他们找的理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恋”,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别人发生的问题归因于别人的人品或能力的问题,而把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归因于外部环境的问题。
比如小方自己上班迟到了,老板问他原因时,他可能会说因为早上闹钟坏了不响了,住的地方实在是太远了,路上堵车了之类等等的理由,把原因归于意外,环境,不可抗力之类的外部因素。
但是如果今天是同事老王迟到了,他可能会说是因为老王这个人很散漫没有责任感,平常做事老是磨磨蹭蹭,老是爱迟到之类的话。把原因归结为是他的个性,人品,能力之类的内部因素。
所以你看,只要是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人们就会觉得是外部环境的问题,进行外部归因。如果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就会觉得那是对方人品性格之类的问题,进行内部归因。
但如果发生的是好事的话,就会完全反着来了。好事发生自己身上,就会进行内部归因。发生在别人身上,就会进行外部归因。
比如自己升职了,就会觉得那是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事认真的结果。但是如果是老王升职了,可能就会觉得,那是因为他平常老爱拍老板马屁,老板偏爱他,或者是他肯定偷偷花钱找了关系之类的。
所以说,一般找原因时,你的大脑直接给出的原因,通常都不可信。那只是为了让你自己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再加上人的思考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是先有了观点,再去寻找证据。所以很多时候明明事实不是那样,但你的大脑一旦认为是了,你就会选择性遮蔽掉与你观点相反的论据,只看到越来越多支持你观点的证据,然后就越发觉得事情就是那样了。
因此,当下次你在为一些事情寻找原因时,一定要慢下来仔细思考,看看自己找的原因,有没有被归因偏差所影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