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33566544c45c4774.png)
第十章 概论
社会变化的结果在政治上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各种价值在不同类型的精英之间进行分配。
包括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等方面。
我们很清楚社会变化会重新分配价值,不同的精英会收到不同的影响,只是我们很少将影响建立在精英上,而是大而化之地谈论诸如互联网施于社会交往的变化。
重温以上四个方面的影响。
1
物理的操纵者比如科学家不如人的操纵者(指明星),所以不要奇怪微博热搜重来都是明星的天下。从传播角度来说,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后者二次传播的能力可不是物可以比拟。
封建时期,暴力是通向权势的主要道路,历代的起义何时不是血淋淋?
组织技能在各君主政体一体化中起到重要作用。讨价还价与宣传的技能可能在现代商业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新阶级的出现与新的生产资料的出现分不开。互联网几乎重塑了所有行业,过去的出租车行业被滴滴挤压,支付宝VS银行……
世界革命从未真正实现。旧世界自卫,把革命的象征与实际措施吸收过来,阻止了革命世界的扩散。也通过把革命世界定义为他者,旧世界以民族的姿态活了下来。
2
中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发展有赖于把中产阶级的各个集团组织成为强有力的全国性团体。
在看到了相对金钱平等、社会生活政府化和单一政党垄断合法地位发展的共产主义运动,群众运动的领袖们在一层薄薄的合法面纱后面对政府机构巧取豪夺的法西斯运动,拉斯韦尔思考和平的发展。
私人资本主义看起来有可能在军事危机时期中被清除掉。在军事国家里,政府化、垄断化的运动无疑会继续向前发展。
战争导向期间,一切行动服务于军事,从秦国到美国。
那么中产阶级如何崛起?
一个美国企业和服务业独立协会的组织会有助于培养中产阶级的行动主义精神。就可以提出运用税收权力来约束大企业大财团和为独立团体提供信贷等各种实际的要求。根据这一方案,小企业和专业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劳动组织,特别是技术劳动组织进行合作。
如果我们清楚如今中小企业在发展贷款上的困难和税收上面的压力,我们就知道拉斯韦尔的这个设想,无论是否能够实现,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最大的怪事恰好正是下层中产阶级的技能集团,目前正在现代世界政治中上升到支配的地位。苏联目前的发展,有利于那些在工程、组织、宣传、暴力方面掌握技能的人们。金钱收入上的巨大差别,随着贵族地主阶级和私人企业统治集团的消灭而被扫除干净。
苏联在1936年时期的状况与新中国建国后的状态非常类似。如何应对收入的巨大差异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难题。王朝初期吏治清明,收入的相对平等,到了中后期往往一方面因为土地兼并而造成政府税收大量流失无法收取,另一方面政府缺血,只好对民间巧取豪夺,终于灭亡。
在中产阶级还相当兴旺的美国,控制收入上巨大差别的世界性发展,可能得采取不同的形式。
我们现在很清楚拉斯韦尔的设想并未实现,除了少数高福利的国家,国家内的收入差异整体是扩大的。在1936年的美国,很多独立的杂货店、五金店老板,开始联合起来抵制连锁商业。
目光远大的思想家们已经预测出,终有一天共同控制的机制将与一体化的全国性政策的要求相适应。他们已经预见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在美利坚合众国股份有限公司中,每一个公民都是股票持有者,每一个公民都有一对这项国家经济事业承担一份固定的责任而享有一份有保证的基本收入。每一个公民都属于一些能够对政策施加正式的而不是秘密的或形式上的影响的职能-地区性集团。
这几乎就是美式共产主义的设想了。曾经看过一个说法,在中国。有一人说人民当家做主了,那这公交车肯定有我的一份,坐车还给什么钱哪,我用我的份额抵呗,不用找了。
4
一些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将会看到美国企业的维护有赖于一些由企业家和美国专业人员构成的健康的中产阶级。大企业需要小企业,也能够明智的采取各种维持小企业的必要措施。不然的话,对共和国制度的保全具有灾难性后果的贫富分化现象将要扩大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贫富差距过大是不可接受的,哪怕在法理上富人积累的财富并没有触犯任何的法律,乃至道德层面无愧。过大的贫富差距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
5
阶级分析的文献资料虽然非常丰富,却很少有人对社会生活在各种人格类型上的相对成功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过探索。
拉斯韦尔进行了尝试。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什么性格与社会生活的命运挂钩?以下是拉斯韦尔的答案。
对尊重的要求的鼓动家,磨炼演讲与撰写论战文章的技巧。
组织者协调人事的活动。
和解式的人格来自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型人格。
冷酷无情的人格来自外化狂怒型人格。
危机有利于鼓动型与冷酷型的人格。
最后是探讨态度群。
极不相同的人格类型,可能忠于同样的民族主义主张。极为相似的人格类型,可能忠于不同的阶级。擅长使用暴力的人可能是集团意识很强和政治上很坚定的人物,具有工程技能的人在政治上显然不是很积极的。
个性不代表主张。个性或许仅代表如何表达自己的主张。
6
全书的最后,拉斯韦尔探讨了欧洲文明的特色。
欧洲文明鼓励对人和自然的控制和操纵,它主张使人的感情外化而不是内化。它鼓励向民主主义之类的地方观念,具有对暴力的期望。其他一些文化绝不会把这些事情视为理所当然的。
拉斯韦尔看到过去两三百年革命的趋势是低收入的技能集团在逐步地掌握更多的权力——从法国大革命到十月革命。
只是他看到在宏伟壮丽的阶级门面后面,还存在这个人技能、人格类型、个人态度这些附加的,也许更为微妙的对立因素。在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拉斯韦尔如此说道:政治学的研究是不能做出一种意义的成就和令人满意的肯定性结论的。
我想这句话大概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以阶级斗争为纲,马克思主义导出全世界无产阶级终将翻身做主人,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的论断。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文,我并不清楚马克思所论证的是否准确,但拉斯维尔所想做的大概是提出一些更为现实因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除了阶级之外,还有更多对政治的影响因子。
全书完。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