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响,每日老老实实呆在家中,又处于两份工作中间的交替期,算是这么长时间了一个最长的假期,晚上不到十点就会睡觉,也是多年家庭和学校培养的好习惯,让我的自然生物钟保持在睡足了7个小时就能自动醒来。说人话也就是不睡早床。今天又是到了五点半就自然醒了,旁边的爱人是一个十足的小懒猫,与我恰巧相反,她晚上能熬到一两点,早上要十点才能从迷糊中醒来。当然这是在放假期间,有正事时她倒比我还准时。不吵醒她,又不想从温暖的被窝中逃离,又睡不着,于是只好睁大着眼睛开始了脑海中的各种思绪纷争。前两天看到一个句子,一直挥之不去,“小时候不理解老人晒太阳,一坐就是半天,长大了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遗憾”。想起已经去世的奶奶,对奶奶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每次放假回来去奶奶家,她一个人坐在门槛边上就像是一个静止的雕塑模样,有时候我喊一声“en妈”(方言)她才反应过来,有时候她先发现我会很开心的笑着招呼我“竞伢子回来了啊”。奶奶中风有十六年了,起因是这位老人家一辈子劳作惯了,快六十岁的时候还要上山捡茶籽。(因为可以打茶油),在山上摔了一跤,中风的初期影响算轻微并没有那么严重,出院回来后虽然走路会有些蹒跚,但还是可以自己做饭打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的嗲嗲还在外打工,每年过年前他会从一辆拉客的面包车下来,看到我后从他的行李袋里面掏出几大包零食,因为家里一直开超市,零食对我来说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了,但嗲嗲的这种宠溺和关爱却总是让我特别开心。接下来我会和爸妈囔着要去奶奶家,就会跟着嗲嗲,一起回他和奶奶居住的老屋,我们的家和奶奶家也不超过两百米的距离。每次嗲嗲到家了干的第一件事情总会是数落奶奶家里收拾的没那么干净,院子里杂草没有除,然后翻开他们厢房里的柜子,看看他给奶奶准备的吃的是不是又舍不得吃过了期。其实哪里又能要求中风的奶奶还能把家里收拾的那么妥妥当当呢,但他的一系列行为立即会引来奶奶的一顿反击,说他一年四季呆在外边,要收拾自己动手。然后不再理他,开始给我拿零食,或是问我想不想喝擂茶,当我说出肯定的回答以后,她就会给我打开电视机让我先看电视然后去准备给我的吃食了。嗲嗲奶奶一共五个孩子,老爸是排行第四,我有两个大娘,一个伯伯,一个叔叔,奶奶中风住院的时候,伯伯和叔叔都从广东赶回来了,大娘一个在长沙,一个在离家不远的益阳,爸是自打我记事起就一直在我们这个村里经营着这个超市,兼带着其他伯伯叔叔大娘对嗲嗲奶奶的关照。自然我在家的时间相比起其他的孙子辈来说也是最多的,因为家里开超市的原因,好像一直都没有过睡早床的习惯,学校放假了,爸妈的超市生意会更好一点,早早的起来了开门营业做好早饭,妈就会开始在楼下用魔鬼的声音呼唤着我,“还不起来啊,吃早饭了勒”。一旦起来的迟了,看到妈煮的面条水分干了成为一坨以后,我就知道这一关不好过了。所以经常会选择暂避锋芒,赶紧溜到奶奶家去。话说回来,嗲嗲把里里外外他看不顺眼的地方收拾完了,奶奶的擂茶也已经做好,于是会有三把板凳在电视机前,嗲嗲喜欢看战争片,奶奶读书没有嗲嗲多,只上过小学,她喜欢看花鼓戏。我会在战争片和武侠剧中间飘摇,花鼓戏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不喜欢的,所以总是2:1,那时候和嗲嗲看的最多的就是“亮剑”了,嗲嗲就会顺嘴提到,他们那时候进山里躲日本兵,但是日本兵却没有来,这时候我听这些就觉得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然后嗲嗲又会顺着我的兴趣开始把他过往人生中的有意思的趣事一件件的倒腾出来,他们搞生产大队,吃大锅饭,买米要米票。这些在爸妈那儿没有听到过或者历史课上没有听到的让我特别着迷,所以我想一直会喜欢看历史的书籍,也是有嗲嗲的引导在里面。奶奶这时候不会插嘴,奶奶的话匣子要打开我也知道,那就是问她和嗲嗲怎么认识的,然后他们那时候大队一起生产的时候奶奶是不是还得过表扬,因为听爸说过奶奶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挣两个人的工分,割稻子特别厉害。这时奶奶会开始念叨起他和嗲嗲都是做介绍认识的,不过那时候嗲嗲也算是本地的一个小资产家庭,毕竟公公(嗲嗲的爸爸)是开了一个油榨场的,所以嫁到嗲嗲家从来也没有担心过没有饭菜里面没有油星子,这一点她是满意的,但家里五个孩子抚养长大,确实是让她没有少受累。话题的结束一般都是源于我妈那隔着一两百米的召唤,让我赶紧回家吃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