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作者李耳,又名老子,春秋时期人,伟大的哲学家,道教创始人。此书共分为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81章,涵盖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
往后的时间里,我会每天给大家按顺序分享一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使原本深奥难懂的哲理易于理解、消化、吸收。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大道一般人如果能够阐述清楚,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而事物普遍的规律能表述清楚,那也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原则了。盘古开天地万物混沌不清,有章可循有规律可找就是万物运化的法则,故心态平和,无欲无求则会洞察到自然、事物的本质;期盼过高,内心焦虑就只能观察到事物的表面;“有”和“无”两种“道法”虽根源相同,意义却不相同,玄妙啊玄妙,万物运化的法则。
深入解析:本章共分3层意思①"道"与"名"这两种相互相辅相成的大道和自然规律只可意会。②无就是宇宙起源时混沌虚无的状态,有就是万物发展的规律,以平静的心态去观察就会洞察事物的本质;得失心过重则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特征③ 有和无这两种道法的境界根源相同境界却不同,玄妙啊玄妙世间大道之根本。
王阳明与童区寄两个都是天才少年,但是以后的人生道路却截然不同,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最好的证明,王阳明所处环境较好,祖父是竹轩公家中藏书万卷,从小有优越的读书环境,祖父的学识和教化熏陶着他,加之在他7岁那年受过一名道人的点化说他将来必成圣贤,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以圣贤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求学的时候时候曾问过老师一句话:老师我们读书用来做什么?老师想都不想说:当然是考取功名,王阳明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说:读书当先学做圣贤,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领悟他终成圣贤,回到自己的故乡。前后共讲学22年,成为了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圣贤。
反观小时候的一篇课文说是童区(ou)寄自小天赋极高,7岁的时候就会诵经作诗,名声大噪,父母每有重大的宴会、名人聚会都带他去赴宴,席间随境吟诗,赏赐源源不断,父母乐而为之,久而久之,他的天赋经过时间的消磨,渐趋平凡,而原先愚钝的同窗已学有所成,而童区寄,这些年都在赴宴吟诗原地踏步,再无作为,文章最后说的结局就是一个天才从此平凡的度过了一生。
这就是对“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最好证明,就是要有平常心,遵循世事的发展规律,而带着欲望之心去做事,往往不得要领,事与愿违,内心平静,泰然处事,则心愿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