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下 原创王昌海

作者: 王昌海 | 来源:发表于2022-03-31 11:21 被阅读0次

刚退休,就改不了狗吃屎的臭毛病,想回老家种地。

从内心来说,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更知道“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但忘不了的是童年的回忆,父母的养育,以及那淡淡的乡愁。

自己种的南瓜

村里年轻人都往城里挤,农村还在坚守麦田的最后一批老人,都是50后,60后,70后的也了了无及。很多田地,不是栽了树,就是撂荒了。

朋友听说我想种点地,主动找上门来,说:老兄,我南山下还有点山梁子地,刚栽了一些小桃树,你去种吧,也不要地钱,别给荒了就行。

于是,锄镰镢掀备置齐全。开始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正是:下雨打水沟,刮风搂石头,晴天锄荒草,落日刨地头。

我真真切切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手把手的教我干农活。他告诉我,别小看老祖宗发明的这张锄,它锄过的庄稼,旱能生津,老能除灾。大意是,旱了,锄一锄,能保持地下的水分;涝了,锄一锄,能很快蒸发水分。这样庄稼长的好。

他还告诉我,锄地也是有要领的。春深秋浅伏里蹭。意思是:春天要锄的深一点,秋天庄稼满地是毛细根,要浅一点,不伤庄稼,伏天,蹭破地皮就行。

本是农村娃,不经意吃了国库粮。叶落归根,灵魂有安放。

生产计划也安排的很周到:

红薯秧上四五趟,

花生种上三四沟,

玉米种上几十棵,

地边地堰铲黄豆。

南瓜冬瓜红小豆,

水沟边上秧芋头。

春天中下希望,

期盼秋天丰收。

蜜薯丰收了

朋友们,等果实成熟了,来分享吧!

2022年3月31日于昆山脚下

相关文章

  • 种豆南山下 原创王昌海

    刚退休,就改不了狗吃屎的臭毛病,想回老家种地。 从内心来说,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更知道“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但忘不...

  • 老茧 原创王昌海

    当满手的老茧 坚挺得像一座座小山 它高傲的诉说着播种的春天 当老茧脱了一层又一层 耕耘者流着的不仅仅是汗水 老茧是...

  • 邻居 原创 王昌海

    我的邻居是一家耄耋之年的老大爷和老大娘两位老人。 因为日潍(日照至潍坊)高速公路辅路的修建,他们家的老年房被征用修...

  • 跟党走 原创 王昌海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桌旁告诉我:只要跟党走,就没有差。 更数不清父亲把这句话在我耳边絮叨了几...

  • 同窗 原创 王昌海

    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就是高中同学了。因为大学是不脱产,叫做在职进修或函授,我们戏称“还受”,意思是该读的书还没读,该学...

  • 搁浅 原创王昌海

    十月二十六 大美五莲 疫情突发 农工商贸 一切都搁浅 * * * * * * 党政军齐上阵 医护人员冲向...

  • 母亲 原创王昌海

    您把所有为母的优点 集于一身 您把普天的辛劳 尝了一遍。 四十五岁,正当年 您跌进了疾病的深渊 儿女皆未成人, 您...

  • 普希金赞歌--原创 王昌海

    非裔与白人的血统 铸就了你独特的性格 虽是混血 却爱憎分明,黑白晰别 高加索的战火 练就了好战民族的执着 对自由和...

  • 中秋抒怀 原创王昌海

    自从宋朝著名诗人苏轼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经出笼,诗词歌赋界再也无人敢写中秋的诗词了! 问题是中秋思故乡,...

  • 【地瓜】情 原创 王昌海

    自从下南洋的华侨同胞把地瓜苗从吕宋岛传到福建,又从福建传至北方,地瓜(又称红薯)就成了我们家乡老百姓充饥不受饿的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种豆南山下 原创王昌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ng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