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见。
年岁渐长才觉得自身大部分的爱憎都是无理取闹。
但凡真正值得上我们分明爱憎的,都清晰无比,无需言说。就像被狠狠地踹着胸口,欲说还休,哪还能着急忙慌地说些什么。
而那些需要反复描摹的嫌恶,往往不过是偏见。
怀揣偏见的人就像一个假装怀孕在衣服里塞满东西的小媳妇,自身的恐慌,无知,愚昧,不平,嫉妒,尖刻……通通一股脑抖落出来。给人看看,这人满肚子怀的是些什么东西。
(2)无题。
该被解决的有一天会被翻出来,该被忘记的理所当然地被忘记。
就像娱乐明星的丑闻一样,目前看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回应。网友们忘性很大,丑闻如同他们生活的调味品,看过骂过发泄过就是全部的意义了。
我们渺小如砂石,以肉眼不可见的万千姿态筑成了时代的楼宇。有一天楼塌了,我们的尸骨有幸得以记录这个时代,如果有些微的尊严一息尚存,那也是我们贡献的一寸火光。
(3)新闻。
在一篇文章看到:
“新闻写作渴望团结公众并保障他们的知情权……避免大多数的情绪化内容……”
深以为然。
新闻当有立场,但切忌过于明显的煽动性和极端倾向。
某些知名媒体倾向性过于明显,越强的煽动性受众越广,越能拉动文化层次低的人群,从而强化群体意识的非理性特质。
(4)演戏。
“痴情人永远舍不得演痴情,演得好的都是无情人。”
这话原本是说的男女之情,但其适用的远不止男女之情。
一流演员往往不着一语,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便能让观众沉浸在特定情绪中,常常触景生情记起其人,或是“当时明月”或是“惊鸿照影”;三流演员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有演技,时时声嘶力竭,捶胸顿足,却往往用力过猛,运气好还能沦为表情包供人取笑。
人生如戏,最怕尴尬演技。
(5)纯粹。
如果说无法追求全然纯粹的东西,那么“复杂”中的每一个因素,可能就是纯粹本身了。可能是在一个善举中包含的自利,也可能是在自利中生出的某种真实的善意,也是所谓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可能是理想主义者解除心中痛苦的一种途径。
(6)人艰不拆。
“你凡事都会问为什么,因为你还年轻。” ——《卡罗尔》。
年轻时最憎恶虚伪,尤其性格有棱角的人,总有种想把一切假象撕破让一切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冲动,偏好犀利言辞。
年岁渐长,对世事有了一些层层叠叠的模糊理解,开始明白完全合乎理性一览无余的剖析实在有些残忍,若所有人都赤裸裸坦诚相对,大概没有人能有那样强大的心里能承受得住。我们首先无法面对的,大概就是我们自己。
一言以蔽之,“人艰不拆”。
(7)幸福。
幸福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
(8)行路难。
似乎真的并不存在客观公正这种事。
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人在沾上了某种“立场”之后出现了与以前全然矛盾的观点。
努力跳出自身的立场,多说些似是而非和稀泥的话,给自己以“客观公正”的光环,很容易博得好感,给自己增添几分百无一用的高级感。
(9)洗脑。
很多关乎意识形态的抽象概念听起来很有说服力,自成体系,逻辑圆满。但如果没有一些切实的体验,很难有真正理性的判断。
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讲,也只不过是对涉及自身的微末小利有实打实的体验罢了。反观一些专家,是不是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游戏里呢。
所以洗脑总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
(10)胡不归。
萦绕在身边的河流
大概是我们心底的冰山融化了
冰冷肃穆而又澄澈洁净的存在
逐渐拓宽的河
对岸的身影
隔山隔水
没有归期
微信公众号 :
zhaodoudou2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