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部曲(1)

作者: 韶华不负韶华 | 来源:发表于2021-09-09 23:19 被阅读0次

七年级的开始就是地球和地图的知识,首先要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前:纠结

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相应的课程标准两条:“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怎样在课堂上进行落实呢?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地图册讲的比较充分,以学生阅读后概括为主;此时不易得出地球形状,不规则的结论只让学生明白是球体就可以了。根据以往出题的频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考的相对较多,这方面需要重点强调一下;地球的大小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得出来“半径、周长、表面积”,然后出事地图,让学生读出来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数据;最后出示标注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图,让学生由此推出地球形状。地球一部分也好处理,唯一缺憾就是没有实物地球仪让学生观察。

思路比较容易整理出来,但课件上呈现哪些内容,怎样呈现却有点儿犯难。也看了些别的老师的课件,有些确实制作非常精美,内容也很详细,但总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比较来比较去,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制作的虽然不甚精美,却用起来更顺手,更能够契合自己的思路。于是找到前年(前年带七年级,去年带八年级)自己制作的这一节的课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因为时间有限,只得找些不错的练习题拍摄了加到后边,完成课件制作。

课中:流畅

上课的过程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体进展比较顺利。

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后,阅读有关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内容,提取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简洁的概括出来认识过程。提问几人后,再有我向大家统一认识,并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思想教育。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务实的学习态度。

接下来让学生启动数学思维,想一想要说明一个球的大小需要用到哪些数据,过渡到地球大小的学习,让学生在标有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数据的图上读出数据,快速记忆,提问检测,效果不错。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加标有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图,发挥想象力描述地球的形状。

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感受地球之大,只是让学生想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来想象地球之大,进入地球仪的学习。

新课讲完,马上提问了一下所学内容,大部分人已经掌握。再出示练习题巩固一下,下课。

课后:反思

下课反思一下,课堂上语言还是不够简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不够相信,解释的有点多。也因为此,预备的练习题没有做完。

还有就是发现部分学生信息提取、总结概括的能力稍微弱了一些,需要加强练习。

针对这一课时的内容,学生掌握四个问题即可:1.简单描述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列举几个地球是球体的证据。3.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4.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相关文章

  • 《童年》导读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童年》故事梗概; 2、了解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了解自传体小说。 ...

  • 教学三部曲(1)

    七年级的开始就是地球和地图的知识,首先要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前:纠结 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相应的...

  • 学习笔记|精准教研之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及教学方法和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遵循三部曲,即课堂观察——课堂写真——课堂分析,...

  • 教有所获,研有所得 ――四会市青云小学英语教师“我最满意的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教研一体化,推动“英语三部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

  • 第1078期【教学构想】

    “奇巧”三部曲 ——《核舟记》教学构想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一语立...

  • 教学三部曲

    1.探索发现 向外发现自己周围的世界(重新认识世界,建立起对存在的真实世界,感官认知体验) 向内发现自己(重新通过...

  • 心灵温暖心灵

    听了韦志中老师的心理讲座,我得益匪浅。我深刻体会到了三个教学心理三部曲。 ...

  • 三部曲系列

    未来三部曲,家庭三部曲,武士三部曲,魔戒三部曲,爱在三部曲。 +时空三部曲,血与冰淇淋三部曲,教父三部曲,往事三部...

  • 心灵温暖心灵

    听了韦志中老师的心理讲座,我得益匪浅。我深刻体会到了三个教学心理的三部曲。 ...

  • 【512→教学】教学设计1

    问题一:如何让《燃烧学》成为很有吸引力的一门课? 知识的更新(求知欲)->体现燃烧学的先进性、前沿性 心理的愉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三部曲(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tg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