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朋友说起,想去做公号平台,说做自媒体变现很快,又没有什么成本,感觉这是创业的最好选择。说的时候脑门发热,眼睛有光,那种遐想的感觉,就是这世界又将诞生一位“变现王”。
听了他所说,我只能很平静地回复说,那至少要忍耐两年的寂寞时光,才可能有起色……
这话倒不是看低他,反而,我觉得还是高看一档。毕竟,在写作方面,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潜质,就算是勤奋吧,那也不能当饭吃。更何况,自媒体属于创意产业,在这条崎岖道路上,真不是像网上泛滥的文章写的那样,是个人就可以做好的。
可能一般人听我这话,就觉得有点像经验之谈,可能还会问,你是不是已经做成了一个自媒体平台了?没有,虽然我也在坚持写作,但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而且那话不仅是对他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哪有那么多“变现王” ?有的只是一颗迷失的初心这要说起来又回到了我的工作上,其实我做媒体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写写稿之类的还是有所体会,但是我也深知,在传统媒体呆久了,即便你再有创意,最终也会被日复一日的模式和倦怠给稀释没了。
在工作当中我修改过很多稿件,而且会特意把记者采集回来的稿件,一一改造成新媒体稿子,在我们所属的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记者自己发布的稿件,我还会从融合传播以及数据分析角度进行分析点评,这种经验让我了解了一些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当然那也只是皮毛,但这种积累对我自己很有帮助,所以提到创办自媒体,我觉得在他面前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很明显的一点心得就是,新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他们虽然都是新兴传播方式和平台,但绝不是上班小白就可以做好的,他更需要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包括优秀的文案设计能力,这些技能靠什么获得?靠积累,而不是激情。
哪有那么多“变现王” ?有的只是一颗迷失的初心记得有一阵,很多年轻同事玩抖音,拍了很多视频上传,包括经常上电视的美女主播,也是自拍了很多美美的妆容,以此博取网友点赞关注,但在我周边,起码几百个抖音账号里,没有一个是玩出了名堂的。要说搞媒体搞电视,有颜值又有经验,为啥还玩不过一些传媒素人,甚至一些老头老太太呢?
道理很简单,两种传播语境完全不同,媒体多半有官腔,自媒体一切围绕普通人赚流量,你依葫芦画瓢,总是有点违和不搭。再加上,你没有独立特行的内容,遇到抖音这种平台,他跟简书还不一样,特别讲究推荐规则,怎么可能随便就火了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要说随便火了的,抖音还确实有很多案例,但很少是媒体人做火的。
我上面就只是举个例子,也许有点以偏概全,但我就是想说明,自媒体规则需要重新研究,包括那些自诩写文章不错的人,也是一样,你的花样文章,对不对路先要弄清楚,不然肯定处处碰壁,最后看到没有人看,没有关注,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走向另一个极端。
哪有那么多“变现王” ?有的只是一颗迷失的初心当然自媒体当中,也有很多原来在传统媒体供职,最后另起炉灶成功的例子。
比如我们身边,一个才开了两年的大号,在本地现在算是自媒体大号第一方阵,他的创始人就是以前在报纸跑线的记者。但人家从媒体离职,到自媒体稍有起色,那也是沉寂了起码十年八年了。
十年前从如日中天的媒体离职,那种周折磨砺你尝过了没?从报纸写手,到视频爆款发迹,这当中的跨屏飞跃,你可有体会心得?
我看了这个大号最早出名的视频,前年一下火到央视上了,我当时亲眼目睹了这个过程,我是做视频的,看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自叹不如。
可想而知,人家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通过十年如一日打磨修炼出来的,凭什么你无聊打发时间写个稿子,就可以出爆款成为变现王呢?难道你出爆款的基因比一般人更强大吗?
哪有那么多“变现王” ?有的只是一颗迷失的初心所以谈到写作,我们要反思一下,写作是不是真的遍地出奇迹?我们是不是被网络平台和那些赚流量的文章给忽悠了?连简书这种很小众很纯粹的平台,也是大量堆积的,“这样写才能流量百万”“三个月从0到十万+”之类的文章,看了让人眼花缭乱,恨不得今天写了,明天就成流量王了!
这世界,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也没有平地而起的高楼。你积累的基坑有多深,你才能达到多少高度。
写作,记录生活和学习,增长知识技能,扩展知识面和交流平台,这都是可见可得的,也是每一位喜欢写作喜欢文学的作者的初心,但是要想通过写作一夕暴富,那还是先找到掘金的技能再说吧。
愿望是美好的,付出也是必须的,如果我们都是追梦人,那就从每天的日更做起吧,相信时间,相信自己,老老实实闭关修炼,你总有破土而出,化茧成蝶的那一天的。
哪有那么多“变现王” ?有的只是一颗迷失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