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教育应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是非对错的争辩。大道理的灌输有时甚至会将一个孩子逼疯。
作者:一木钉
1、
最近《少年说》中,付轩昂的妈妈又火了。
付轩昂吐槽妈妈以社会实践课为借口,每天逼迫他做家务,现在他每天除了写作业,还要做很多乱七八糟的家务活儿。他问妈妈是否以后可以不用做,因为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这位妈妈的回答棒极了,引起现场一阵阵的掌声: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经长大了,必须承担。”
……
“家务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有耐心、有爱心,你必须学习,而且以后你还要做得更多!”
“将来你的另一半也是千娇万宠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她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呢?”
三观超正,句句在理,不但是中国好妈妈还是未来的中国好婆婆无疑了。
但是拍手叫好之余,我瞥见了孩子的一些表现:倒吸一口凉气,双手紧握,争辩不过妈妈憋屈地手发抖,想要喊又喊不出来,气得直哆嗦……
忽然莫名有些心疼,在能言善辩的妈妈面前,孩子真的太弱小了。是否有时我们的教育过于正确了,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本来自然的承担变成了强制接受,效果真的会如父母预期的那样好吗?
我们确实要引导孩子的是非观,但是。教育应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是非对错的争辩。大道理的灌输有时甚至会将一个孩子逼疯。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耐心说教,孩子非但不听,却几度情绪失控。妈妈不解,将现场教育孩子的视频发到微博,与网友讨论。(详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32872113)
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是小女孩犯错了,妈妈在对面耐心地讲道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却越来越崩溃,她多次请求妈妈让自己静一静,父母则坚持认为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没认识到错误,于是继续说教,女孩最后接近失控,不断尖声喊出:“那又怎样?我已经在改了,又怎么样?”
不少网友看了视频说感觉到胸闷,甚至想到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说教的情景,对孩子深表同情。
看看能言善辩,句句在理的父母,再看看理屈词穷只会喊“怎么样”的孩子,其实不难发现,这样的教育其实只是成人对孩子居高临下的强制灌输。父母没看到孩子一再的请求和濒临失控的情绪,只想用正确的道理把孩子扳过来。而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出现了强烈的反抗。
站在正确的神坛上,挥舞着道理这把利剑,只能将孩子越推越远。然而,我们却常常陷入说教的泥潭而不自知,也许是关心则乱,也许是缺乏觉察,面对孩子,有时总是难免好为人师,唠叨几句。
2、
整日写文,常常反思,没想到我在儿子那里竟然也得了个“唠叨大王”的外号。
一次,儿子犯了个小错,我就想借机教育教育他,于是便吧啦吧啦地讲开了。因为平时也看了不少的书,好多道理早就了然于胸,所以真的是出口成章,说着说着竟还有一丝快感,但是正当我想“另起一段”高谈阔论的时候,儿子忽然捂住了耳朵,喊起来:“我不听!我不听!妈妈真是个唠叨大王!”
儿子的尖叫让我我瞬时反应了过来,赶紧闭上了嘴巴。
回过神才发现,原来刚才的滔滔不绝其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那一时的表达欲望,真的与“教育”关系不大。儿子的表现像极了《大话西游》中抓狂的孙悟空,若不是顾虑到我是妈妈,估计也得一棒子打将过来了吧。
那一刻我也深深明白了,原来我们之所以总喜欢讲道理,一方面是有些自恋,乐得陶醉在自己的说教里;一方面是担心恐惧,觉得孩子还小,需要我们的点拨和引领。
另外,我们天然有一种优越感,内心是傲慢的,认为比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比他们懂得多,如果,我们不说,孩子就会黑白颠倒、走向歧途。
鲁迅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如果我们想收获一份健康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孩子终日的反抗和疏离,如果我们想真的了解孩子,给到孩子正好需要的滋养。或许,我们该做出一些改变,去主动走入孩子的世界。
想要走入孩子的世界,如何与孩子沟通就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3、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提到,与孩子的沟通中,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孩子的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书中针对如何理解孩子给出了几点建议,我觉得超实用。
比如: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孩子的感受。
3、说出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这几点看似简单的做法其实非常考验家长的闭嘴能力、倾听共情能力以及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儿子有一次跟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弟弟,咱们今晚别让弟弟回家了吧。”以往,我可能会说:“那怎么可以呢,那是你的亲弟弟啊,以后爸爸妈妈老了,就属你俩最亲了,吧啦吧啦吧……”
而谈话也就到此结束了,儿子一般就不再吱声了,因为他实在是讲不过我,而我的一味灌输也堵住了孩子的表达欲。
如今,我也许会带着觉察去回应:“哦,你有点不喜欢弟弟啊,那是怎么回事呢?”……
“嗯,弟弟有时候确实让你觉得难堪了。”“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我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不评判的时候,孩子才会觉得被关爱,才会想要说,我们才能有机会去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说的话,孩子才会想要听。
有时候,不讲大道理,只说“我懂你”,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在释放情绪之后,孩子自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教育的美好境界是“有心无痕”。(尹建莉)
强制孩子做对的事,虽看起来正确,却往往适得其反。
对孩子一味要求,不如言行身教。
讲一堆道理,不如与孩子平等地沟通,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你尝试去理解和感受孩子时,养育中的惊喜和收获也就不远了。
作者简介:一木钉,两个男孩的妈妈,亲子专栏签约作者。专注心理、教育写作,在文字中疗愈自己,惠及他人。个人公众号:一个木头钉子(coffee_fk)。个人微信:fk19861228
网友评论